分類: 漫遊淡水

探索淡水的無限魅力!從老街的古早味美食到河畔的浪漫夕陽,從紅樹林的生態秘境到隱藏的文青咖啡廳,我們為你量身打造一日遊攻略和深度探訪路線。跟著淡水人,發現屬於你的淡水之旅!

  • 淡水:融合傳統和現代的珍貴歷史文化小鎮

    淡水:融合傳統和現代的珍貴歷史文化小鎮

    淡水(Tamsui,又譯作Tanshui, Danshui),自古以來就是臺灣島歷史發展的重要人文地區,近代更成為臺灣島對外貿易和國際關係的重要港口。最早的人文活動信史紀錄,甚至可追溯至古中國的三國時期,有東吳船隻往來淡水、八里等地,替當時還處於石器時代的南島語族帶來文明的開端。

    淡水這個名稱是由漢人引入的,從16世紀中葉開始,臺灣島北部的名稱漸漸從「小琉球」轉變為「雞籠」和「淡水」。根據陳宗仁的考證,「淡水」一詞與鹹水湖形成對比,鹹水湖的水是可以飲用的,所以當時中國的船隻在航行各地時需要補充淡水,「淡水」這個地名的意思是可以停留並補充淡水的地方。

    17世紀時,西方殖民勢力進入東亞,臺灣島成為東亞貿易轉運站的角色,作為臺灣島北方重要的河港,淡水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因此在西方人所編製的地圖和文獻中,淡水這個名字也經常出現,拼法有Tanchui、Tamchuy(西班牙語)、Tamsuy(荷蘭語)等,都是從淡水的音轉換而來。這表明在17世紀時,「淡水」這個名字已經被接受為慣用詞。不過當時的「淡水」範圍大致指的是淡水河口附近的海域、淡水港及其周邊地區。

    關於「滬尾」這個名字,一直以來有多種說法。在甲午戰爭後,日本侵略殖民臺灣島和澎湖群島,為了確定統治領域的明確範圍,在進行近代化的治理時,開始進行對臺灣各地地理總說、地名考證和行政沿革總說等資料的整理與掌握,因此各種地名辭典和行政管轄範圍的編纂陸續出現。

    1909年出版的伊能嘉矩所編纂的《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就是其中一部提到滬尾的文獻。伊能嘉矩對滬尾地名的變遷進行了考究,他列舉了清代黃叔璥的《臺海使槎錄》中出現的「虎尾」和1764年《續修臺灣府志》中出現的「滬尾」,說明這兩種寫法不同,但它們的意義都是源自於居住在淡水及沿海地區的原住民的音轉(音近似HOBE)。

    在古早時期,「淡水」是一個總稱,指的是淡水河口和淡水港,甚至更早期時指的是整個臺灣北部地區。而「滬尾」則是一個村落的名字,後來「淡水」和「滬尾」並存,到了日本時代,「淡水」正式取代了「滬尾」的名字,並延續至今。但是日本時代的淡水郡還包括了現在的三芝、石門、八里等地區,也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大淡水地區。

    這些關於淡水和滬尾的名稱變遷和來源的資料提供了對於淡水地區歷史演變的一個了解。淡水作為臺灣歷史上的重要地區,不僅在人文和經濟發展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有著豐富的文化和地理意義。通過對淡水的名稱由來的探究,我們更能深入了解這個地區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淡水至今仍然是中華民國一處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擁有迷人的風景、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美食。遊客可以欣賞到淡水老街的古色古香,品味道地的小吃,並且沿著淡水河享受美麗的河岸風光。淡水港口也保留著悠久的歷史,是遊船和遊艇的重要停靠地點。

    淡水的歷史和故事為這個地區增添了一層神秘感和魅力,吸引著許多遊客和歷史愛好者前來探索。淡水的獨特性和豐富性使其成為一個值得一遊的地方,既能感受到悠久的歷史底蘊,又能享受到現代的便利和魅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淡水和滬尾的名稱由來,淡水還有許多其他值得一提的歷史和文化特色。在19世紀,淡水成為了西方列強的貿易據點,許多歐洲國家的商人和傳教士在此建立了居住和商業據點。這種跨文化的交流和影響使得淡水成為了一個多元而富有活力的地區。

    此外,淡水還擁有許多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如紅毛城、淡水老街、觀音山和淡水漁人碼頭等。這些景點不僅展示了淡水的歷史和文化,還提供了絕佳的觀景點和拍照機會,吸引著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

    對於喜歡自然和戶外活動的遊客,淡水也提供了豐富的選擇。你可以沿著淡水河自行車道騎行,欣賞河岸風光,或者到附近的山區進行登山和遠足活動。無論你是喜歡城市探險還是大自然探索,淡水都能滿足你的需求。

    最後,淡水還以其美食聞名。這裡有許多傳統的小吃和特色料理,如阿給、淡水魚丸和鐵蛋等,讓你品味到地道的臺灣風味。在淡水的夜市和餐廳中,你可以品嚐到各種美味的食物,滿足你的味蕾。

    總之,中華民國臺灣省新北市的淡水小鎮是一個充滿歷史、文化和風景的地方,吸引著遊客和探索者。它的獨特性和豐富性使其成為一個不可錯過的旅遊目的地。無論你對歷史感興趣還是追求美食和自然,淡水都能帶給你一個難忘的旅行體驗。來淡水,探索它的故事,感受它的魅力,並帶回美好的回憶。

  • 淡水、新莊、林口7月新增10路段路邊收費停車格

    淡水、新莊、林口7月新增10路段路邊收費停車格

    新北市政府繼4月份在淡水、汐止等多地區路段停車格納入收費管理後,7月開始又將在淡水、新莊、林口等地區計10路段追加收費停車格設計,民眾反應兩極。

    其中,淡水區的中山北路、新市二路、濱海路,新莊區的化成路、以及林口區的文化北路、文化一路、興林路等10條路段原本路邊停車格,從7月3日起將開始收費管理,以解決長時間佔用停車位的問題,並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原則。

    交通局停車營運科科長許芫綺表示,淡水區淡海新市鎮之前規劃部分路邊停車格是為了提供臨時停車的功能,但近來居民反映大型工程車輛常佔用這些停車位,而林口區某些道路因為未繪設紅黃線,也被固定車輛長時間佔用,甚至成為私人車位或二手車商的使用場所。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交通局在考量不影響行車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選擇了適當的地點繪設路邊停車格位,並實施收費管理,以杜絕長時間佔用停車位的情況,同時提高停車位的周轉率。

    這次納入收費管理的路段包括淡水區中山北路2段、新市二路3段172巷、濱海路1段306巷60弄、濱海路2段202巷、濱海路3段148巷和濱海路3段148巷50弄,以及新莊區化成路的路邊汽車停車格。收費時間設定在平日的週一至週五上午7時至晚上8時。其中,淡水區中山北路2段和新莊區化成路的收費標準為每半小時10元,其餘路段則是每4小時開單1次,每次收費30元。

    淡水區濱海路3段148巷(圖片由新北市府提供)。
    淡水區濱海路3段148巷(圖片由新北市府提供)。

    另外,林口區文化北路1段476巷、文化一路1段142號旁巷道以及興林路的收費時間則為平日的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至晚上6時,每半小時收費10元。

    交通局提醒駕駛人在收費路段停車後,若未看到繳費單或已過期的繳費單,可以利用行動支付App或透過全國繳費網線上查詢和繳費,也可以進入中華民國臺灣省新北市政府交通局的「路邊停車費查詢服務網」進行查詢。

    這項新措施的實施旨在解決淡水區和其他相關區域停車位被佔用的問題,提高停車位的利用效率,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停車環境。希望藉由使用者付費的原則,能夠促使車主適度使用停車位,確保公平合理的停車秩序。

    附錄

    1. 淡水路邊收費停車場之路段資訊
    2. 淡水、八里免費停車位被取消,4月起納入收費管理
    3. 淡水免費停車場、收費停車場一覽表(汽車、機車停車場)
    4. 淡水交通指南(大眾交通運輸工具)
  • 端午節淡水大拜拜之遶境交通管制(道路封閉地圖)

    端午節淡水大拜拜之遶境交通管制(道路封閉地圖)

    中華傳統佳節「端午節」即將到來!在淡水,最盛大的活動莫過於清水祖師爺的全鎮遶境活動,俗稱淡水大拜拜,除了端午節當天的夜巡外,還有隔日一整天的日巡,每年都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今年舉辦期間將進行交通管制⛔️,為了方便大家前來參加,我們提供以下交通指引。請注意時間和各路口的禁行,公車路線也會有所調整。

    管制時段🚧

    • 6月22日(星期四)15:00 至 24:00
    • 6月23日(星期五)9:00 至 24:00

    📍 共有20處管制點(詳見附圖),請民眾配合警方交通指揮引導🚔。主要限制汽車、公車等大型運輸工具進入、機車、腳踏車可正常通行,但是筆者不太建議從大熱區(北淡水)進入,因為你可能會動彈不得。

    端午節淡水大拜拜之遶境交通管制(道路封閉地圖)
    端午節淡水大拜拜之遶境交通管制(道路封閉地圖)

    另外,在管制時段內,公車(包括免費接駁公車)將改道不經過淡水市區,起迄站均為捷運淡水站前廣場。為了方便客運車輛進出,鼻頭街將在活動管制時間內開放雙向通行。

    公車路線調整 🚌

    • 活動管制期間,公車不行經淡水市區。
    • 公車起迄站:捷運淡水站前廣場。

    讓我們共同享受端午節的盛會吧!感謝您配合警方的交通指示,讓活動順利又安全。祝大家度過愉快的端午節!

  • 淡水路邊收費停車場之路段資訊

    淡水路邊收費停車場之路段資訊

    淡水地區一直以來是個風景秀麗的觀光勝地,但隨著人潮增加,停車成為了許多開車遊客來到淡水時的一大困擾。為解決此問題,淡水地區在許多馬路設置了多處路邊收費停車場,提供遊客停車使用。

    本文將介紹淡水地區的路邊收費停車場路段資訊,包括平常日、假日收費時段與免費停車時段,協助自駕開車前往淡水的遊客更了解該地區的停車資訊。

    淡水路邊停車場路段資訊

    淡水路段平常日假日收費
    中正東路1段3巷07:00~20:00無收費20元/時
    學府路07:00~20:00無收費20元/時
    北新路07:00~20:00無收費20元/時
    北新路69巷07:00~20:00無收費20元/時
    中正路382號前迴轉道07:00~20:0007:00~20:00周一至周五60元/次;假日20元/時
    中正東路2段25巷07:00~20:00無收費60元/次
    義山路1段、2段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淡金路1段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竿蓁大型車平面停車場07:00~20:0008:00~20:0040元/時
    油車口平面停車場07:00~20:0008:00~20:00小型車60元/次;大型車120元/次
    新市一路1段281巷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新市一路1段331巷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新市三路2段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新市五路3段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崁頂二路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義山路1段163巷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濱海路1段111巷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沙崙路1段145巷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文中4公園周邊道路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淡海路184巷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沙崙路131巷13弄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沙崙路151巷26弄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紅樹林路07:00~20:00無收費60元/次
    新市一路3段101巷07:00~20:00無收費20元/時
    新市二路4段230巷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中山北路3段31巷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大庄路07:00~20:00無收費(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後洲路1段07:00-20:0007:00-20:00(計次4小時乙次)30元/次
    中正路(含財政部國稅局淡水稽徵所第二辦公室旁土地及淡水區紅毛城段976地號)12:00~18:0012:00~18:0030元/次
    淡水路邊收費停車場之路段列表

    淡水路邊停車場地圖

    淡水路邊收費停車場之路段資訊 Tamsui On street paid parking Map
    淡水路邊停車場地圖

    參考文獻

    1. 淡水、八里免費停車位被取消,4月起納入收費管理
    2. 淡水免費停車場、收費停車場一覽表(汽車、機車停車場)
    3. 淡水交通指南(大眾交通運輸工具)
  • 淡水除了夕陽還有什麼?深淺兼顧的旅遊懶人包,一次搞定!

    淡水除了夕陽還有什麼?深淺兼顧的旅遊懶人包,一次搞定!

    淡水是臺灣島北部最著名的觀光景點,每到假日總是人潮湧動,但對於一些遊客來說,這裡似乎除了夕陽之外沒有太多特色,特別是在小吃和景點方面。不過,淡水小鎮裡頭其實還有許多值得一遊的地方。

    首先,淡水的自然景觀是台灣最頂之一,沿著河岸漫步,欣賞河流與山脈的交錯美景,非常令人愉悅。此外,淡水除了自己開車外,還可以搭乘捷運或公車到達,不僅有老街古蹟等歷史文化景點,還可以搭乘渡船到達八里,欣賞淡水河的寬闊風光。

    其次,淡水的老街、學校、古蹟和觀光港口都是非常值得一遊的地方。在老街上,你可以品嚐當地的小吃,如鐵蛋、阿給和淡水魚丸,也可以欣賞街頭藝人的表演。此外,淡水還有許多歷史古蹟,如紅毛城滬尾砲台(北門鎖鑰)和淡水福佑宮等,展現了淡水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另外,淡水老街沿線新設置的一些綠地廣場有著很大空間,而且離各地景點都很近,非常方便遊客花一下午隨意閒晃。而且每到假日都會有許多活動和展覽,如齊柏林展場空間,會定期更換展區內容,增加了遊客的選擇。

    總結而言,淡水雖然沒有特別出色的小吃(像是阿給就只是很平常的油豆腐包冬粉而已)和景點,但它卻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而且交通非常便利,遊客可以在短時間內遊覽許多景點。因此,淡水小鎮是一個非常值得一遊的地方,遊客可以在這裡享受美食、文化和自然的饗宴。

  • 淡水滬尾砲台(北門鎖鑰)的歷史故事

    淡水滬尾砲台(北門鎖鑰)的歷史故事

    滬尾砲臺(英語譯名:Hobe Fort;日語譯名:こびほうだい),又稱滬尾礮臺。因建築入口處的門額上有「北門鎖鑰」四字,當地人又常以其名稱之。

    滬尾砲台位於今中華民國臺灣省新北市淡水區,建於清朝光緒十二年(1886年),總佔地面積約8公頃。

    中法戰爭(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間(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後,中國清廷有感東南海防事務之重,特令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臺海防務。

    劉銘傳先後在臺澎重要海口地區興築砲台基地,計有基隆、滬尾、安平、旗後、澎湖等五處共十座砲台,以禦外國軍隊。

    其中滬尾砲台便設置了四門砲座,分別為12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8吋克魯伯後膛砲兩尊,顯見清廷對滬尾地區之防務尤為關注。

    唯後隨著各國軍事武器不斷推陳出新,滬尾砲臺所處位置的防衛功能逐漸減弱,遂停用其防務作業。

    在日據時代,滬尾砲臺砲臺使用的主砲均遭日本人拆卸,現已佚失,嗣被日軍改作為砲兵練習場地使用。

    臺灣光復(民國34年(1945年))後到民國74年 (1985) 間,因國防任務有派兵駐守,主體建築至今保存完整,亦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一座。砲臺門額上至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題字之「北門鎖鑰」石碑。

    民國七十四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核定滬尾砲臺為二級古蹟,經整修後開放給民眾旅遊參觀。目前砲臺由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負責營運,並由中華民國文化部(Ministry of Cultur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所管轄。

  • 淡水流浪貓的三種性格

    淡水流浪貓的三種性格

    在淡水小鎮裏頭,有許多神秘角落都能發現貓咪們出沒的蹤跡。但是在筆者長期跟蹤的觀察中,雖然同樣身為住在淡水的街貓,卻有三種因性格產生截然不同的命運。

    第一種貓咪:肥呆型

    牠們生活在淡水河岸邊,四周有著許多觀光客來來往往,像是淡水河岸警察局專用停車場(襪子、小橘、空空等)與觀潮區(黑社會貓咪)這類貓咪熱區,地域性格為完整統領。

    這些貓咪們與當地住民有著良好互動,更受觀光客們寵愛,每一隻河岸貓咪都被養得圓滾滾,並定期會被人抓去做健康檢查(還有咔嚓),這讓許多河岸貓咪都相當親人。

    第二種貓咪:慧詰型

    牠們生活在市場與街道之中,人來人往,地域性格偏向流浪。

    牠們常被商家或是蠢材驅趕,與人保持距離,但也懂得在人群中的生存之道,擁有像忍者的一流隱藏功力。

    第三種貓咪:狂野型

    牠們生活在古老而未開發的淡水小巷中,過往的人稀稀疏疏,與當地住民多半保持互不侵犯,甚至是友好的關係(不友好的也已經被當地里長偷偷抓去動保所殺掉),地域性格偏向錯綜複雜。

    不喜與陌生人接觸,餐風露宿,警戒心強。

  • 淡水河岸貓屋喵集合 1101012

    淡水河岸貓屋喵集合 1101012

    大家來找貓!找找看民國110年10月12日淡水河畔的貓屋,今天總共出現幾隻河岸貓咪一起集合開會?

    答案在最後面哦。

    淡水河畔貓屋
    110年10月12日日淡水河畔貓屋喵集合

    答案:一共有8隻貓。

    前院右方有一隻呆望著牆壁好幾分鐘的橘貓(至少五分鐘)。前院木瓜樹後方有一隻黑貓。

    中段右方圍牆上有三隻,一隻黑貓,兩隻灰虎斑貓。

    左後方屋頂上有一隻乳牛貓,大門進去右側圍牆上面也有一隻乳牛貓。

    右側房屋的前簷有一隻橘貓。而今天的魔王關等級貓,就在橘貓的左側,只露出一條黑腿的黑貓。

  • 鯨豚出沒臺灣淡水河的歷史文獻記載

    鯨豚出沒臺灣淡水河的歷史文獻記載

    臺灣島,古稱夷洲,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方的海面上,右側鄰近黑潮,自古便是眾多海洋生物聚集和洄游途經之地。

    日據時代,甚至有此地極為稀罕的藍鯨出沒屏東外海,卻遭日本人的東洋捕鯨會社獵殺(後來相隔一百年來到民國109年1月25日,才又有發現死亡藍鯨漂流到臺東縣長濱鄉海岸的紀錄)。

    公元1929年時,東洋捕鯨會社將已經解體之藍鯨(當時稱白長鬚鯨)下額骨和肩胛骨捐獻出來,作為興建鵝鑾鼻神社的華表(即現在鳥居)使用,後來在第二次世界正如火如荼之際,代表日本精神象徵的神社也終於被摧毀於戰火之中。

    鯨豚出沒臺灣淡水河的歷史文獻記載 Taiwan Daily News Report April 1930
    公元1930年代臺灣日日新新聞報導

    尤其日本政府趁殖民臺灣之際,屠殺環島周遭海岸出沒之鯨魚和海豚作為商業和戰備資源,造成物種滅絕的危機。再加上近代高密度發展工業和科技業,陸地水系和海洋都遭到污染,導致海洋生態系統凋零,已不復見古代海洋生命的茂盛繁衍盛況。

    民國93年2月14日,新聞上曾經出現過一則消息,指出有三隻海豚沿著淡水河岸一路游到雙北交接處的重陽橋下,這是近年難得一見如此深入內陸的鯨豚。

    但其實在甲午戰爭被迫割讓臺灣島和澎湖群島進入日據時期以前,經常就有海豚會循著淡水河逆流而上,人類和生物彼此尊重的自然時代讓人嚮往。而這些都在當時的文人筆下留下了紀錄。

    民國51年,周鍾瑄主修之《諸羅縣志》卷十二,〈雜記志.古蹟〉中提及靈山廟建廟落成時有鯨目動物至該廟:「靈山廟:在淡水干豆門。前臨巨港,合峰仔峙、擺接東西二流與海潮匯,波瀾甚壯。康熙五十一年建廟,以祀天妃。落成之日,諸番並集。忽有巨魚數千隨潮而至,如拜禮然;須臾,乘潮復出於海:人皆稱異。」文中的靈山廟指的是現在關渡宮,而東西二流指的應該是大漢溪與基隆河,這也是淡水應有極多鯨豚出沒的寶貴歷史文獻記載。

  • 淡水貓屋日記 1100504

    淡水貓屋日記 1100504

    大家來找貓!找找看今天的淡水貓屋總共出現了幾隻貓?

    答案在最後面哦。

    淡水貓屋日記 1100504 56B121EF 2533 4E14 92CB A00C2FB716E5
    110年5月4日淡水貓屋

    答案:一共有七隻貓。

    前院有三隻(乳牛貓兩隻,黑貓一隻)。

    中間圍牆上有三隻(黑貓、乳牛貓、橘貓各一隻)。

    最後一個魔王關等級的貓,藏在房屋裡的紅磚牆壁裡,是一隻乳牛貓,從正門看進去就能發現。

  • 萬里飛碟屋 廢墟攝影熱門景點公告:禁拍勿闖

    萬里飛碟屋 廢墟攝影熱門景點公告:禁拍勿闖

    位在中華民國台灣省新北市的萬里翡翠灣沙灘,海邊有荒廢超過 30 年的太空玲瓏屋(飛碟屋),因為造型特殊像飛碟又靠近海岸線觀光景點,在國際廢墟攝影界中也有是有名的探索景點,有許多喜愛廢墟、神秘建築的人紛紛前往打卡,替當地住戶帶來不少困擾。

    雖然當地居住人口不多,加上建築物失修危險,實際來現場,可以見到原本該是一整排建案的獨棟別墅,多數已經拆除,留在原地的只剩下寥寥幾棟。管委會為確保民眾的安全設立了告示牌,禁止拍照攝影,私人土地請勿進入。

    附近居民指出,原來這個建案太空玲瓏屋,就是看好門前就是海灘的渡假氣氛,建造要提供買家假日渡假居住使用,不過靠海吹海風保養不易,加上建造年份相當久,多數已經拆除或是原地荒廢,只剩下幾戶還有整修過的痕跡,依舊有住戶居住。

    雖然住戶所剩不多,不過玲瓏屋的管委會依舊存在,可以見到嶄新的告示牌,以中、英、日、韓等語言寫著禁止拍照攝影,還有一旁也有私人社區請勿進入的標示,一來要敬告想要一睹荒蕪廢墟神秘風采的民眾,建物為私人所有切勿擅闖,二來也因為多數建物年久失修,為保安全勿近為妙。

  • 看見臺灣.齊柏林空間《見山》影像展覽

    看見臺灣.齊柏林空間《見山》影像展覽

    在《看見臺灣》這部紀錄片中,我們透過齊柏林導演的反思與空中攝影技巧,看見了臺灣島的美麗與哀愁,影片中豐富的故事性讓我們獲得滿滿的感動與驚喜。

    隨著齊柏林導演在一次空拍意外中辭世後,「齊柏林基金會」特地選在中華民國的臺灣北海岸的淡水小鎮舉辦齊柏林空間展覽,讓大家都能感受紀實攝影背後的人文深度和環境關懷,透過見山(View Above Mountains)展覽帶領我們翻越內心的崇山峻嶺。

    見山 View Above Mountains 影像展覽

    活動期間:民國108年 4 月 22 日至 109 年 1 月 1 日。

    門票售價:120 元。

    門票線上預購:「看見臺灣.齊柏林空間展覽《見山(Vien Above Mountains)》」。

    門票使用方式:現場需出示購票後取得的二維條碼(QR Code)。

    齊柏林空間展場資訊:

    • 展場空間:得忌利士洋行
    • 活動地址:中華民國臺灣省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 316-1 號。
    • 開放時間:
      • 週一到週五:10:00~18:00(最後入場時間 17:00)
        • 每週二公休,逢國定假日正常開放,翌日休館。
      • 週六、週日:10:00~19:00(最後入場時間 18:00)。
    • 聯絡電話:02 26291996

    策展人:王耀邦(格子)/展覽策劃執行:格式設計展策。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看見・齊柏林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