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街

  • 淡水老街神秘的深夜機車路倒事件

    淡水老街神秘的深夜機車路倒事件

    昨日(民國112年11月12日)凌晨12點,正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淡水最古老的商業街「重建街」發生一起詭異事件。

    整條重建街沿路,被發現一共有六台機車傾倒在地上,並散發出陣陣汽油味道。在吹拂著寒風的黑夜裡,形成了一幅不尋常的畫面。

    在當地民眾發現並報警後,警方約在18分鐘後趕到現場展開調查。警察在抵達後,除了將這些摩托車扶正以維持交通順暢外,還進行了現場拍照紀錄,以留下這一特殊事件的證據。

    我們也成功取得了重建街事件現場的照片,照片顯示這六輛機車像是被人刻意推倒,勻稱躺在地上的情況,引起當地居民和路過市民的關注與討論。當地人也表示住了幾十年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狀況。

    警方尚未透露老街機車路倒事件的具體原因,但他們表示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居民們紛紛猜測可能是一場低劣的惡作劇、酒醉惡搞或是其他不明原因所致。

  • 淡水除了夕陽還有什麼?深淺兼顧的旅遊懶人包,一次搞定!

    淡水除了夕陽還有什麼?深淺兼顧的旅遊懶人包,一次搞定!

    淡水是臺灣島北部最著名的觀光景點,每到假日總是人潮湧動,但對於一些遊客來說,這裡似乎除了夕陽之外沒有太多特色,特別是在小吃和景點方面。不過,淡水小鎮裡頭其實還有許多值得一遊的地方。

    首先,淡水的自然景觀是台灣最頂之一,沿著河岸漫步,欣賞河流與山脈的交錯美景,非常令人愉悅。此外,淡水除了自己開車外,還可以搭乘捷運或公車到達,不僅有老街古蹟等歷史文化景點,還可以搭乘渡船到達八里,欣賞淡水河的寬闊風光。

    其次,淡水的老街、學校、古蹟和觀光港口都是非常值得一遊的地方。在老街上,你可以品嚐當地的小吃,如鐵蛋、阿給和淡水魚丸,也可以欣賞街頭藝人的表演。此外,淡水還有許多歷史古蹟,如紅毛城滬尾砲台(北門鎖鑰)和淡水福佑宮等,展現了淡水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另外,淡水老街沿線新設置的一些綠地廣場有著很大空間,而且離各地景點都很近,非常方便遊客花一下午隨意閒晃。而且每到假日都會有許多活動和展覽,如齊柏林展場空間,會定期更換展區內容,增加了遊客的選擇。

    總結而言,淡水雖然沒有特別出色的小吃(像是阿給就只是很平常的油豆腐包冬粉而已)和景點,但它卻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而且交通非常便利,遊客可以在短時間內遊覽許多景點。因此,淡水小鎮是一個非常值得一遊的地方,遊客可以在這裡享受美食、文化和自然的饗宴。

  • 蘇貞昌回歸參選新北市市長?讓人心慌慌月也光光

    蘇貞昌回歸參選新北市市長?讓人心慌慌月也光光

    淡水小編聽聞人稱老縣長的電火球蘇貞昌打算再次挑戰新北市長這個位子,讓我年輕時代那一段遙遠的記憶再度湧上心頭,感覺天上的月亮光芒再次黯淡,心神都慌張了起來。

    我在新北市淡水區已經住了快要大半輩子,要列舉三件最讓我感受厭煩的事,蘇貞昌就包辦了其中兩件:

    第一個是淡水漁人碼頭,活生生把許多人最愛牽著情人看夕陽的堤岸給拆了,蓋了毫無在地文化傳承的綜合商場兼旅館餐廳的碼頭。雖然招來不少觀光客人潮,不過實際上真正賺到錢的人都是外來商人以及淡水地主跟銀行家,結果卻是讓淡水人承受長久的聯外交通黑暗期。

    其實從這幾年的時間就能驗證蘇貞昌當初的決策是錯的,漁人碼頭是我現在最少去的淡水景點,就連朋友來淡水玩也都完全無視。漁人碼頭除了假日外,平日根本沒有人潮,更別提冬天的強烈冷鋒讓人連來淡水都不太願意,造成漁人碼頭內的商店甚至曾經一度幾乎倒閉。

    第二個是淡水河堤岸,過度開發後結果同上,破壞了老街閒逸的生活與傳統價值,淪為台灣各地都可隨意見到的小吃街,甚至當年拆除河岸邊的日式木造住宅還是等到抗議的學生回家休息時趁著晚上偷偷來,那個年代可不像現在隨便一個抗議都能成為網路焦點,相信到了現在也沒有多少人還曉得這件事。

    第三個是大煙囪,不過這是周錫瑋的手筆,除了破壞天空線外似乎沒有其他作用。

    這次聽聞蘇貞昌打算回鍋選新北市長,端出來的牛肉政策中特別提到想要重啟沙崙海水浴場,讓人好奇這個曾經被他大手一關的海灘是不是被當初的他當成未來選資揮霍?

    說不定蘇老先生都壓根忘了這件事?就像他在總統府面會當時總統 馬英九,大談闊論對核四的看法時,被一旁的副總統 吳敦義立刻打臉說是蘇老先生本人追加的核四預算後滿臉尷尬一樣。

    嘛,淡水沙崙,現在水質變得很差,加上離岸流很危險,我一個親戚在沙崙被鯊魚咬掉腿,另一個親戚為了救人還差點溺斃,還有一個親戚溺水被人救回來,所以別來動她歪腦筋,保持她靜悄悄地模樣就好了,行不?

  • 在淡水河岸的老街停車場上巧遇虎斑貓|淡水攝影

    在淡水河岸的老街停車場上巧遇虎斑貓|淡水攝影

    對比前幾天讓全臺灣大淹水的暴雨,今天的淡水可是出了春天時難得一見的好天氣。太陽不大,風不悶,而且還是假日!這樣的好日子當然得出門拍照去,結果到了淡水老街上,只看到一隻又一隻,渾身上下散發懶洋洋氣息的貓咪們,全都趴在別人車頂上正舒服的睡覺中。

    tiger-cat-sleep-on-car-at-tamsui-old-street-riverside
    在淡水河岸睡著的虎斑貓(攝影/Jinliang Lin)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淡水一些街貓聚落區裡頭的貓,多數都像這張照片中的虎斑貓一樣,某一耳朵的尖端已經被人工剪掉。

    這可不是誰在傷害牠們喔!被剪掉一小角耳朵的貓咪,表示已經透過 TNR 的「捕捉、絕育、釋放」機制,而能夠放養在戶外環境。

    只是我在這天還是看到有一窩新的小貓,正聚在一戶人家的屋頂上快樂玩耍、跳躍,看來又有民眾隨意棄養喵咪了。

    《淡水河岸虎斑貓》攝影拍攝資訊

    • 拍攝地點:淡水河岸警察局專用停車場
    • 最佳主角:虎斑貓
    • 攝影器材:尼康 Nikon D90 數位單眼相機
    • 攝影鏡頭:騰龍 Tamron T90 f2.8
    • 拍攝時間:2012年6月18日
  • 老街新景點「書驛站」進駐馬偕教堂前廣場/2016北海岸藝術祭

    老街新景點「書驛站」進駐馬偕教堂前廣場/2016北海岸藝術祭

    台灣島北部的北海岸沿線,依山傍海綿延彎曲的地形富裕多變,是大自然最美的調色盤!白天搭配大海的湛藍,日落搭配晚霞的橙黃,讓這裡成為許多藝術家創作靈感的泉源地帶!

    這次新北市特別舉辦的北海岸藝術祭,共匯聚26位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家於沿海地帶駐區創作,20件作品不僅蘊藏藝術家生活故事背景,也融入新北地景生活,其中〈書驛站〉駐區創作坐落在人來人往熱鬧的淡水老街,夕陽下,映襯著紅磚馬偕的教堂顯得別有意味,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閱讀。

    〈書驛站〉藝術家莊雅萍、陳惠盈,投入藝術多年,曾參與「翻轉吧 ! 顛倒屋特展」展場創意設計插圖設計及「海綿寶寶暢遊比奇堡特展」展場創意設計。閱讀帶來心靈的富裕與全面性的思考,〈書驛站〉的理念即是來自閱讀!

    ts_tamsui_%e6%b7%a1%e6%b0%b4%e8%80%81%e8%a1%97_%e9%a6%ac%e5%81%95%e6%95%99%e5%a0%82_%e6%9b%b8%e9%a9%9b%e7%ab%99
    駐區創作「書驛站」(圖/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兩位年輕藝術家在喧騰熱鬧的淡水老街建造一座寂靜的書屋,搭配淡水河的拍打浪聲,更襯托出現代人忙碌中的幽靜。走進〈書驛站〉中,書香氣味四溢,牆上掛滿遊子們的希望祝福,每件親筆的字句都是民眾最真摯的情感流漏。〈書驛站〉定期舉辦工作坊及講座,邀請地方文史工作者、藝術家帶動當地居民思考創作,散播藝術人文的種子,讓藝術蔓延扎根在中華民國的北臺灣沿海!

    活動官網:2016北海岸藝術祭(臉書粉絲團)。

  • 淡水古蹟博物館全員巡檢,守護重建老街香草香。

    淡水古蹟博物館全員巡檢,守護重建老街香草香。

    淡水古蹟博物館肩負守護淡水33處古蹟及歷史建築的使命,每月都派出館員與志工巡視檢查各處文化資產,以傳承古老建築的豐富生命史,例如淡水第一條商業街─「重建街」上的「14號街屋」,在過去曾是漢藥房,如今成為「香草街屋」,不但延續老房子的生命,也讓這條充滿歷史的街道,多了陣陣香草香。

    重建街14號街屋因應山坡地形而建,建築內部呈現高低起伏,日據時代曾是陳其宗醫師居住其中,並開設漢藥房,常常有人來藥房向陳醫師請教漢文(當時對「中文」的稱呼)。後來這棟街屋由香草街屋負責人蔡以倫的祖母買下,並在2009年公告為縣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這棟房子除了建築形式和空間利用充分代表1930年代的建築風貌,也承載蔡以倫對祖母滿滿的情感和回憶。

    蔡以倫的祖母過去曾在淡水下圭柔種植農作物,再帶回重建街販售,如今蔡以倫也在下圭柔種植香草,堅持不灑農藥,並在重建街街屋經營起「香草街屋」,除了販售香草,也開設課程推廣香草相關知識。負責巡檢重建街14號街屋的館員吳佳蓉,經常向香草街屋的老闆蔡以倫請教種植香草和各式香草舒壓放鬆的知識,並嘗試在住家附近栽培,她說:「因為開始栽種香草,現在會更關心周遭的生活環境。而且香草真的很療癒,每次到重建街巡檢古蹟,都讓我重新愛上淡水。」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古蹟之管理維護,包括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等事項」,因為淡水地區古蹟及歷史建築涵蓋範圍廣大,為了早期發現古蹟的損壞情形,淡水古蹟博物館由館員及志工認養文化資產,每月定期巡檢,記錄建築的外觀、結構、排水、有無植物危害等等,必要時通報維修。 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柏麗梅表示,「文化資產保存的工作上,淡古希望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定期巡檢除了維繫古蹟壽命,也讓館員和志工更加深入認識淡水豐富的歷史與人文。」

  • 淡水旅遊:大年初一在老街上發現人山人海的壯麗闊景

    淡水旅遊:大年初一在老街上發現人山人海的壯麗闊景

    淡水的瘋狂人潮絕對是在農曆新春年節時,年初一到年初三這三天大爆發,沒有之二。在這號稱台灣版的黃金周中,身為淡水人的我,感覺就像是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類,全都走春走春走來了淡水。這些天也是淡水人最不想待在淡水,一心只想去其他清幽之地的時間,淡水也都不淡水了。

    淡水大塞車不是什麼新鮮事,即使不是假日,平日時間的台二線(淡金公路與中正東路)也早已因為各種莫名施工而造成堵塞。包括我在內的部分淡水人甚至有個陰謀論,我們認為在台二線上無日無夜的無人施工,是特定人士故意造成塞車的假象。目的是為了刺激淡水人與遊客期盼「醜陋」地淡北快速道路能夠早日成案。

    但是新年假期的塞人原因倒是不太一樣,其實這幾天的淡水馬路上並沒有嚴重的塞車狀況,但是預期堵車的觀光遊客們,反而因為大量搭乘捷運來而把淡水擠爆了。尤其很多都是回來過年的人,甚至懶得開車,這時候能夠選擇踩街的地方似乎也就不多了,於是大家便通通選擇搭上捷運來到最方便的淡水。

    最方便?喔不,這完全是大家的謬誤想像。

    過年假期這段日子,只要你在捷運站外站崗,就能天天發現 12 月 31 日晚上過了 12 點後才會出現的恐怖景象。一群像是永無止盡的排隊人龍,悉數擠在捷運站外準備搭車離開淡水,這景象可遠比我在泰國假日看到的捷運人龍還恐怖。

    延伸閱讀
    1. 淡水需要的是淡江大橋,不要醜陋的淡北快速道路
    2. 淡水輕軌捷運是一條錯誤又昂貴的交通建設
  • 2015年2月13日淡水夕陽落日攝影紀錄

    2015年2月13日淡水夕陽落日攝影紀錄

    淡水夕陽的美,讓淡水這個質樸小鎮自古便獲有台灣八景之一的美譽。但是夕陽要怎麼拍,要在什麼時間拍,對於喜愛攝影的朋友來說,果如能夠預先知曉淡水夕陽的落海位置就顯得格外重要。

    學生時代的自然課本曾經教過我們,地球上每一處夕陽的落海位置都會隨著季節更迭而來回變換。如果我們站在淡水老街上,冬季夕陽的落海位置就會落在偏向八里台北港那方位,如果是夏天,則會往北移動到沙崙海水浴場那位置。

    因此,淡水人計畫將一年中不同時間拍攝到的淡水夕陽美景都記錄在這個網站,對於前來淡水欣賞夕陽的朋友肯定有所助益。

  • 淡水老街1月15日起調高機車停車收費

    淡水老街1月15日起調高機車停車收費

    淡水老街從幾年前發展觀光開始,便針對機車停車格設計了單雙月停車管制的規定。一年十二個月中,逢單月只能把機車停在「門牌單號側」的那排停車格,反之逢雙月時就只能把機車停在「門牌雙號側」的那排停車格。

    目前的停車收費採用一次性收費,一日費用只需要 20 元。但是新北市政府交通局在這幾天正式公告,將從 2016 年 1 月 15 日開始,調高淡水老街機車停車格的收費費率

    收費方式改採「計次收費」,每 3 小時記乙次,未滿 3 小時以 3 小時計。

    收費費率與收費時間分為「平日收費」與「假日收費」,分別為:

    • 平日收費:週一至週五 12 時至 18 時,機車每次 20 元
    • 假日收費:週六至週日 12 時至 18 時,機車每次 30 元

    換句話說,平日收費一天可收 2 次,一日停車費用最多 40 元,而假日收費一天也是 2 次,一日停車費用將調漲為 60 元

    淡水人ㄟ心聲: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單雙月管制停車位置簡直就是個笨決策。不用想也知道是交通管理單位怕民眾抱怨而妥協的結果。

    如果真的是為發展觀光經濟著想,就應該將淡水老街設計為「假日下午與晚上九點前」採取嚴格限制的行人徒步區,除了救護車、消防車、警車與肢障協力車以外的各種車輛都禁止進入淡水老街與河岸(包括腳踏車與自走車)。

    如果店家有收送貨需求,請提早在通行時間安排妥當。如果非得臨時叫貨,那就在中正路郵局後方跟捷運站停車場設計臨時商用停車專區,請自家員工靠推車把貨物運到自家商店(當然也能另外發展淡水獨有的送貨商業模式,協助增加就業)。

  • 北台灣第一街 淡水重建街終將保留 淡水人好樣的

    北台灣第一街 淡水重建街終將保留 淡水人好樣的

    據國內新聞媒體報導,歷經 25 年的政府徵收與拓寬案,終於在十月有了最新結果。內政部近日決議發還早年自淡水重建街地區所徵收得的土地,讓一條擁有超過兩百年光陰的台灣記憶得以保留,也代表過去歷經民眾多次抗議的重建街拓寬計畫預期將停止開發。

    重建街舊名九崁街,是淡水區(古名滬尾),甚至是整個台灣北部與中部(清朝時以濁水溪以北統稱淡水)第一條以商業街型態發展而成的市街(南台灣第一條是台南的安平老街)。現在的淡水在兩百多年前開始,有著與世界強國交易頻繁的重要商港,一直到淡水河逐漸淤積變淺後,淡水港的貿易地位才逐漸被基隆取代,淡水的商業貿易核心地位自此開始消退。

    重建街的入口處,位在現在淡水老街上的媽祖廟兩旁。淡水媽祖廟建成於西元 1796 年,清嘉慶一年。一條如此有歷史意義,甚至一磚一瓦都可以自成古蹟的老市街,先前卻因政府的道路拓寬計畫而強徵附近不少居民土地。但隨著在地居民自發性的請願活動(小編不會稱為「抗議」或「抗爭」,即使那是很潮的用語),內政部終於作出發還徵收土地的決議,並將通知當初被徵收的地主繳回補償金(當年的金額,不是用現在的土地價格計價),就可隨即發還土地。雖然年代已久而且事過境遷,這次准予發還 6 筆土地與 4 棟建物給原住民,但這也代表當地的道路擴寬計畫將間接停擺,而在另一個百年後,我們的子孫依然可悠閒地行走在城市中難得一見的山坡街廓上,屆時的歷史記憶上或許將替這次的公民請願活動記上一筆。

    新北市新建工程處長詹榮鋒坦言,重建街拓寬有實務困難,且「不是非拓寬不可」,除因地主收回土地,另將待文資審議結果出爐,調整開發方式,可能改以「老街重建」進行。

  • 愛在淡水「浪漫滬尾.巧遇邱比特」未婚聯誼活動(更新:男額滿)

    愛在淡水「浪漫滬尾.巧遇邱比特」未婚聯誼活動(更新:男額滿)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為因應近年來單身族群不斷攀升的趨勢,特別在 104 年 11 月 1 日全天盛大舉辦「浪漫滬尾.巧遇邱比特」未婚聯誼活動,希望目前還是單身的民眾可以踴躍參加。

    民政局表示:「本次未婚聯誼活動的目的,是希望藉由辦理聯誼活動,增加適婚年齡之單身族之戀愛交友機會,擴大男女雙方之生活圈,並透過本活動之舉辦達到友善婚育之目的。」

    聯誼活動舉辦時間從 104 年 11 月 1 日星期六當天上午 8 點直到下午 6 點 30 分。假淡水區藝術工坊作為活動主場地,地址是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98號,位在淡水老街的末段處。

    這次未婚聯誼活動由於場地資源有限,僅供男女生各 40 人申請報名,依報名與匯款的先後順序決定正備取人員(更新:男生已額滿)。活動報名時間自即日起到 10 月 28 日 17 時為止,額滿就不再接受報名,時間有限,請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時間報名。

    聯誼活動相關辦理細節說明

    • 報名方式:下載報名表(未婚聯誼活動報名表)填妥後,寄送電子郵件報名(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主辦機關將於收到電子郵件後通知報名人員匯款相關資料,請於收到匯款通知2日內完成匯款,待主辦機關確認款項入帳後,以mail通知才算完成報名手續。
    • 參加資格:未婚男女,且年齡介於民國 65 年 1 月 1 日至民國 79 年 12 月 31 日間出生者。
    • 注意事項:
      1. 活動當日需攜帶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供報到時核對。
      2. 報名錄取後因故無法參加者,請於3天前(10月28日17時)以電話或電子郵件告知主辦機關,逾期或無故不到者, 恕不退費。
      3. 本次活動有戶外大地遊戲,請穿著合適服裝。
    • 報名費用: 每人500元,含交通、入場費、精緻午餐及浪漫午茶。

    聯誼當日活動流程

    • 07:30-08:00,新北市政府東側板橋區新站路(大遠百對面)報到。(如自行到淡水藝術工坊報到者可省略。)
    • 08:00-09:00,搭乘巴士至淡水區藝術工坊。
    • 09:00-10:00,互動遊戲(圈上幸福)。
    • 10:00-11:30,淡水老街尋寶趣。
    • 11:30-12:00,頒獎時間。
    • 12:00-13:00,浪漫午餐。
    • 13:00-14:30,談心小學堂(換桌了解彼此)。
    • 14:30-15:00,第一次心動時分。
    • 15:00-15:40,分組遊戲(愛情你我他)。
    • 15:40-16:30,下午茶 TIME(尋找心儀對象)。
    • 17:00-17:30,允諾幸福(頒獎)。
    • 17:30~,延續幸福(賦歸)。

    聯誼活動交通方式

    • 搭乘接駁巴士:11月1日請於上午7時30分至8時至新北市政府東側板橋區新站路(大遠百對面),主辦機關活動報到處(舉牌子)集合(提供板橋區新站路至活動現場來回接送)。
    • 自行前往淡水區藝術工坊:請於當天上午9時前至淡水區藝術工坊報到。

    聯誼活動主辦單位:

    •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 聯絡電話:02-29603456 分機 8004(黃小姐)。
    • 活動當日連絡人電話:0978068076。
    • 活動官網:北市政府民政局官方網站
  • 淡水環境藝術節 2015 萬人藝術踩街

    淡水環境藝術節 2015 萬人藝術踩街

    近六年來在淡水的公部門、在地藝術工作者以及當地居民努力下,「淡水環境藝術節」逐漸在中華民國打開知名度,成為淡水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之一。

    首創中華民國歷史上民眾長時間、大規模熱情參與藝術展演之先例,更成為全國矚目的年度焦點。

    在去年環境藝術節開幕當日的藝術踩街活動中,就創造10萬以上的觀賞人潮,在地人展現熱情,與觀眾一起留下淡水回憶。

    「2015新北市淡水環境藝術節」再進化,改編2012年「五虎崗奇幻之旅」移動式劇場,今年以「金色水岸廣場」為表演舞台,在觀音山前與淡水河邊演出淡水千年歷史傳奇,創新風格,演員挑戰也更大!再次超越淡水近年所樹立的「市民環境劇場」典範。

    此外,首度「藝穗展演」將佔領淡水古蹟與街頭,並以「那年,我參加五虎崗奇幻之旅」市民展說暨論壇總結,顯現新北市藝術城市的能量。

    藝踩瘋街,藝形逛老街

    千人一起上街,以街道為劇場,居民將以百變奇想的造型現身。中正路上的「滬哈工作坊」如同藝術基地般,從七月便進入籌備階段,在藝術家的激發與引導下,大夥忙了兩個月就等這一天,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們將創作「藝形」大展神風,老街爭艷,為了迎接十月大事,九月起各國中小也緊鑼密鼓地投入製作,將有40多個隊伍藝起瘋街,人人戲胞全開,歡慶一年一度的城市魔幻即將開始。

    藝穗展演,創藝發聲

    身聲劇場充分結合淡水在地的藝術社群,以「展」、「演」轉化有歷史厚度的古蹟空間,使其成為市民生活場域。「藝穗展演」首部曲,在表演藝術部份融匯戲劇、舞蹈與音樂,展演主場於「淡水海關碼頭」展開,特別邀請曾獲第十屆台新藝術獎提名,巡迴至澳門、上海、新加坡等地的窮劇場《死亡紀事》、在地團隊身聲劇場《摘星星的人》,另外還有結合戶外河岸空間的舞蹈生態系、以及老街特色空間「湯的偶戲小館」演出《瑪格莉特的夢幻時刻》等等。展覽部分則由台灣當代藝術培養皿─竹圍工作室展開從淡水而生的環境藝術展─「綠色藝術行動」,以及由六位泰國藝術家觀察淡水地區的生態多樣性,透過工作坊與展覽的對話,帶領大家一起關心環境,一同探討提出對策。及一場由子宮帶領的展覽「我的子宮,我的大地母親藝術計畫」,讓群眾貼近藝術與生命。

    五虎崗奇幻之旅─市民環境劇場

    五虎崗奇幻之旅由歌仔戲名導蔣建元與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攜手,共同帶領年齡從5-80歲、超過百位的素人市民演員,經過3個月培訓,接受舞蹈、身段、戲劇等劇場訓練,共同演繹家鄉事。自淡水河神出場,觀眾將穿歷開天闢地、大屯火山爆發形成「五虎崗」地景的遠古時期、18世紀中-19世紀漳泉械鬥故事、19世紀初東亞海域上的海賊侵擾、至19世紀末清法戰爭爆發,種種地理環境與歷史傳奇透過藝術催化,將交織出一幕幕奇幻的淡水旅程,也會是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震撼。

    淡水環境藝術節不僅僅是一場街頭或舞台上的呈現,更是透過工作坊形式,穩紮穩打中逐步締造「藝想城市」的過程,由居民自主學習、藝術家投入、共同經歷美好的創作時光,年年聯繫著淡水在地人情感,凝聚大家對土地的熱愛,只有來淡水,才能與我們一同分享這份屬於地方的藝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