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淡海新市鎮

  • 榮獲鬼城王空屋率第一名的淡水與淡海新市鎮

    榮獲鬼城王空屋率第一名的淡水與淡海新市鎮

    曾經有一篇新聞報導《鬼城王換人當 這裡擊敗淡水奪冠》指出,高雄小港區以暴增2.5倍之姿,擊敗「林口、三重、淡水」等傳統賣壓區,成為全台新增餘屋戶數最多的區域。

    《鬼城王換人當 這裡擊敗淡水奪冠》新聞內容摘要如下:

    根據經濟日報的報導內容指出,營建署公布調查,顯示全中華民國的空屋較1年前增加約1.28萬戶,其中以台灣島上「高雄小港」的增幅最為驚人,暴增2.5倍成為新科的「鬼城王」。

    調查顯示,全國多個區域的餘屋量都突破千戶規模,其中高雄小港地區更是從原本298戶,暴增到1050戶,增長幅度最為驚人。另一個以「量」取勝的賣壓區,則是位於新北市的淡海新市鎮一帶,調查顯示,目前淡水的餘屋仍高達2028戶,為全國最多的行政區,不過增長幅度近年有趨緩,年增幅僅95%。


    嘛,大家只要仔細看上面新聞內文,其實應該都能發現,雖然高雄小港地區的餘屋戶從原本 298 戶,暴增到 1050 戶,被新聞操作成「暴增率」空屋率第一名,卻還是仍遠遠不及於淡水地區的 2028 戶的數量,足足少了一倍,更別提小港區的經濟活動肯定比起淡水來得更有效益,換言之,真正的鬼城王依然還是淡水。

    而且這次經濟日報的房市操作還相當有趣,文末提到的「增長幅度近年有趨緩,年增幅僅95%」。這種擺出增長幅度高達 95% 的數據,記者到底是得把良心藏得多深,才能寫出「趨緩」這種荒謬到可笑的文字。

  • 淡水沙崙海水浴場與沙灘

    淡水沙崙海水浴場與沙灘

    在淡水最偏僻的角落,存在著一塊逐漸在人們記憶中消失的土地:「沙崙海水浴場」。

    記得這片沙灘的人,多半是有點年紀的老淡水人、在開放時代經常跑來游泳的泳客以及晚上想找地方打野砲的男同性戀;而現在還會常跑去沙崙海水浴場的人,大半只剩下淡水居民、拍婚紗的新人以及晚上想找地方打野砲的男同性戀,不過淡水人建議大家晚上最好還是不要靠近,或者至少,不要靠近中段的沙丘那邊,因為有很多刪除線(有聽懂嗎?)。

    淡水沙崙海水浴場與沙灘 bird foorprint at tamsui beach sand 1

    回想孩提時代的沙崙海水浴場,垃圾、醫療用針頭、玻璃瓶片、保險套、裝有不明白色藥粉的小夾鏈袋,沙灘上什麼都有,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闇黑垃圾場。

    物質上的危險也就算了,更怕的是毒品垃圾與醫療廢棄物造成的感染,還是需要受到國家三級管制的那種,其危險性自然不言可喻。

    不過自從海水浴場倒閉後,人潮明顯變少許多,這樣一來讓土地有了休生養息的機會,動物們也有了可以安心棲息的家,讓當地生物多樣性變得可愛許多。

    淡水沙崙海水浴場與沙灘 Girl Tamsui Sha Lun Beach 1
    Photography by Maruko Chen

    但是不曉得你有沒有聽過一個傳聞,有些人偷偷跑去已關閉的淡水沙崙海水浴場玩水後,身體會產生起紅疹、發癢等過敏現象。

    隨著淡海新市鎮的過度開發(全臺灣空屋率第一名的鬼鎮),在大家沒看見的陰暗處已經出現另一個新問題:「水污染」。

    淡水沙崙海水浴場附近,中華民國政府新建一座污水處理廠,該廠區排放出大量經處理的生活、工業用水等廢水,與海水污染有著相當顯見的關係,尤其對於生活在淡水很多年的人,大多早已經聽聞沙崙當地人說起海域的水質已經變得相當糟糕;或許過不久的將來,夜晚的沙崙海岸線也可以看見傳說中的美麗藍眼淚吧(一種美麗污染的諷刺)。

    這幾個星期為了拍攝夕陽落日的景色特別去過沙崙幾回,沙灘本身相當舒服,尤其是後方的沙丘更是令我著迷,有不少高點都可以玩起滑沙呢。

    只是從目前跡象看來,沙崙海水浴場要重新啟用的日子仍是遙遙無期;不過這樣也好,就讓這遊客東水先禍引白沙灣,讓這裡的生態繼續慢慢復育吧。

  • 957號公車/往來淡水與臺北士林、中山區快速公車正式上路

    957號公車/往來淡水與臺北士林、中山區快速公車正式上路

    雙北交通局聯手合作,在11月28日正式推出往來於淡水與士林、中山區捷運站的「957」號快速公車,承擔起淡海新市鎮洲美快速道路捷運劍南路站三地間的交通運輸重責,通車前3天還有免費搭乘。

    依據交通局規劃,未來從淡海新市鎮搭乘 957 號快速公車前往捷運劍南路站只要花費約80幾分鐘,比起現有公車、捷運的複雜轉乘方式能夠節省更多時間。

    957號為雙北市第15條跨市快速公車,自新北市淡海新市鎮出發後,經濱海路、北新路、淡金路、捷運紅樹林站、捷運竹圍站到達關渡地區;接著,銜接大度路,利用洲美快速道路直達社子、士林中正路,並行駛自強隧道至北安路、植福路的捷運劍南路站,再返回淡海新市鎮。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957行經淡江大學竹圍高中馬偕護校陽明高中泰北中學東吳大學等各級學校,還有淡水行政中心士林行政中心竹圍馬偕醫院等重要行政機關與竹圍馬偕醫院週邊地區。957採2段票收費方式,以捷運竹圍站及大度立德路口為分段點,發車間距平日尖峰10至20分鐘,離峰及假日採20至30分鐘,詳細路線資訊可逕自洽詢中興巴士淡水、指南客運服務專線(0800002279)。

  • 淡金公路汽機車因應淡海輕軌工程之汽機車騎乘建議

    淡金公路汽機車因應淡海輕軌工程之汽機車騎乘建議

    淡金公路,一條位在淡水市區外側的主要幹道,近來因淡海輕軌工程施作,原本的雙向三線道因工程需要架設圍籬,導致公路車道縮減為雙向二線道,造成汽機車行車難度大幅度增加,許多汽機車爭道的驚險場面也不斷在上演。從網路上眾多網友的即時分享來看,車禍比例似乎也有明顯增高的趨勢。

    另外,由於車道縮減的關係,原本在部分路口需要代轉的規定也暫時予以取消,如果機車騎士需要左轉進入淡水市區(例如淡金公路接往北 101 的北新路),只要沿著汽車道內線進行左轉即可,該處已繪有機車左轉專用格,請騎乘機車的朋友務必特別注意。

    針對此一現象,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處淡海工務所表示:「淡金路進行輕軌工程,為配合施工需求,需調整車道位置。對於淡金路新市一路口及道路線型,該路段施工圍籬紐澤西護欄不外擴,以增路口之行車動線,並已完成槽化島削減作業以擴大路口空間維持左轉功能,將原路側之機車待轉區調整至道路內側以供汽機車配合左轉號誌同時左轉;並另於北新路口前,設置「左轉新市一路車輛請行駛內側車道」及「左轉機車請靠內側依號誌管制通行」告示牌面,提前提醒機車於內側車道機會左轉。在輕軌工程施工範圍,各路口皆派有義交協勤指揮交通,且各路口島頭部分設置限速40KM標誌,提醒用路人減速、耐心行駛、避免爭道搶行,以維行車安全。施工期間造成您的不便尚祈見諒,若想進一步瞭解施工訊息,歡迎來電 02-22852086 ,我們將有專人向您說明。」

     順帶一提,由於淡金公路部分路段被淡海輕軌工程影響,導致道路寬幅嚴重限縮,加上淡金公路的路肩的路面常有垃圾與水溝蓋等障礙,淡編建議騎機車的朋友,請大方佔用車道位置(也請勿隨意鑽車縫),避免在路肩騎乘容易發生危險。

  • 淡水停水公告:淡海輕軌遷管工程,10月26日起預計停水23小時

    淡水停水公告:淡海輕軌遷管工程,10月26日起預計停水23小時

    由於入秋以來受到多次颱風侵襲,造成大淡水地區部分民眾飽受停電停水之苦,讓原本要在十月初動工遷管的輕軌前置工程被迫延後,避免因遷管工程需要暫停供水的行為進一步引發民怨。不過為了配合輕軌工程的順利進行,淡海輕軌第一期工程將在 10 月 26 日至 27日之間進行遷管作業,屆時自來水公司將同步配合停止供水。

    淡海輕軌第一期工程所通過濱海路、中山北路二段口路段,恰好遇到過去裝設的自來水管線,必須遷至他處才能繼續全線工程。為配合遷管作業,自來水公司將從 10 月 26 日晚間 9 點開始,停水至隔天 27 日晚間 8 點,預計停水時間共長達 23 小時。另外,住在管線末端與地勢較高的民眾,復水時間可能會再延長最多 8 小時。此次停水影響民眾近 20,000 戶,水壓降低戶數近 2,000 戶,自來水公司與新北市捷運工程處敬請民眾耐心等待。

    本次因施工造成停水的地區,涵蓋淡水區新春里、新民里、新義里、新興里、正德里、水碓里、北新里、崁頂里、油車里、沙崙里和埤島里,而義山里雖然不會停水,但仍位在水壓降低區塊,需要自行儲水備用。

    另外,位處加壓供水區域管線末端的新春里、新民里與崁頂里內的國家新都,以及其他所住地區地勢較高的居民,都必須多等待最多8小時的復水時間。

    注意事項:

    1. 停水期間請慎防火警及關閉抽水機電源以免損壞,避免日常作息中使用之橡皮水管浸入水中以免產生虹吸,馬達直接抽水易造成自來水管網負壓污染,威脅附近用戶用水安全,停水前及剛恢復供水時,務必關閉馬達。
    2. 請停水地區用戶事先儲水備用。
  • 淡水輕軌捷運是一條錯誤又昂貴的交通建設

    淡水輕軌捷運是一條錯誤又昂貴的交通建設

    幾天前「交通部」轄下「高速鐵路工程局」對外公開發表一篇新聞稿,內容直指淡海輕軌已經準備要開始動工,新聞稿內容完整摘錄如下:

    「由高鐵局辦理之「淡水捷運延伸線」(即淡海輕軌)綜合規劃報告書已於101年4月26日經交通部捷運計畫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高鐵局將參照審查委員會之審查意見修正及補充後,循程序陳報行政院審核;第一期優先路線預定於行政院核定後6年完工通車。

    淡海輕軌係採歐美先進國家普遍採用的現代輕軌列車,整體路網共13.99公里,總建設經費153億元,共分綠山線與藍海線,其中綠山線的起點與淡水捷運線紅樹林站共站,而藍海線的終點與淡水捷運線淡水站共站,非常方便民眾的轉乘。第一期優先路線是從綠山線的紅樹林站到藍海線的漁人碼頭,共9.55公里14個站,建設經費約128億元。

    輕軌系統可因地制宜及配合實際的營運需求與速度,採用專用路權、隔離路權及共用路權三種方式來規劃及營運,目前規劃之綠山線從紅樹林站出發進入淡海新市鎮G4站共7站係採高架方式興建(專用路權),其它各站與藍海線是以平面方式興建(隔離路權)。輕軌的路軌可鋪植草皮並採緣石或高低差等方式與其他車道有效隔離;至於大家最關切的如何進入淡水老街問題,由於道路較窄,原則會參考歐美先進國家現有運行方式及考量觀光因素,讓輕軌列車與道路車輛及行人可共用路權,但以輕軌系統行駛優先,這部分尚待第一期優先路網運作順暢及當地民眾支持同意下才會推動。

    輕軌系統造價較一般捷運系統低廉,但也具備捷運系統準點、安全、便捷、舒適等特性,更具有悠閒自在的感覺,輕軌車廂可搭配城市的意象,設計具有當地特色的造形,成為城市美麗的移動地標,低底盤設計可便利嬰兒車、輪椅及行動不便之民眾進出車廂,是極為友善的運輸系統。淡水具有好山好水等優質條件,未來淡海輕軌完工通車後,將是北台灣第一條輕軌,預期將可帶動新市鎮及舊市區的發展,促進整個淡水地區的商業活動及經濟繁榮。(聯絡人:第七組 王祈財組長  聯絡電話:0912-630-939)」

    新聞稿內容將輕軌系統視為淡水觀光產業的一大利器,並指稱將帶動舊市區的發展,促進淡水地區的商業活動與經濟繁榮–––放屁。

    淡水與台北之間雖然只有區區 20 公里,小編自己開車走這段路也有數年之久,深刻瞭解淡水有極嚴重的交通問題,並且這段道路亟需進行積極有效的交通改善計劃。

    可是對於政府打算弄個幾條輕軌,就想解決淡水交通問題的美夢,我個人始終都是持保留態度;就連輕軌是否為最佳解決方案,或許也沒人敢掛保證。

    相反的,當輕軌開始施工,淡水的交通肯定將進入最黑暗的時代。但是淡海輕軌是否能真正解決交通與產業問題?

    我認為一點辦法也沒有,「淡海輕軌的90%用處,只能提供淡海新市鎮住民轉乘捷運使用。

    大家只要多想一想,應該就能瞭解我的立論基礎。當你自己無論是從淡水往台北方向,或是從外面要進來淡水,通常什麼時候才是塞車塞得最嚴重的時刻?

    如果我告訴你,這個答案是「平日的上、下班」這段時間,應該沒有人會反對。

    但是這代表只有這個時段才是輕軌應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但是這個時段有誰需要進出淡水?

    淡海新市鎮的居民嘛!這跟舊市區有任何屁關係?這又跟睡到曬屁股才起床的遊客有屁關係?

    淡海輕軌的唯一意義,就是為了將淡海新市鎮變成台北市的衛星土地,好多塞一些蠢到以為淡水離臺北很近的通勤族,讓他們願意花不值得的大錢,買下又濕又冷、人氣渙散,到了夜晚像是鬼城的高樓大廈套房

    前面提到的是淡水本地人的觀點,如果是從觀光客的角度來看,最容易塞車的時間則變成進淡水方向是白天,出淡水方向是傍晚以後,基本上塞不到車的啊!

    但是無論如何是白天或晚上塞車,我接下來要探討「假日塞車」的本質。

    我們仔細思考一下,輕軌的終點 — 漁人碼頭,是否有什麼吸引你的地方呢?

    小橋、海景、夕陽,以及………?海鮮餐廳?

    等等,魚是從哪裡的?淡水河有重金屬污染,沙崙外海有廢水排放,那港口的海鮮是?(靜默…)

    所以我不懂了,如果政府打算發展觀光,卻又想將觀光客導入沒有實質商業利益的漁人碼頭是為哪樁?難道他們認為想去住淡水福容飯店的人,會寧願搭捷運來嗎?那他們又該怎麼安排其他行程?搭捷運回家再開車?

    現在淡水在假日塞車的主因,根本不是塞在那些打算在老街上玩耍的人,也不是住在淡海新市鎮的人要回家,這一點可以很容易從淡水內部的交通流量或停車輛判斷出來。許多人願意塞在淡水外邊,純粹是因為這條馬路是通往北海岸的唯一道路!所以政府請別再用建輕軌,讓交通更順暢這種呆呆口號了。

    「難道淡水的交通問題真的無解?」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非也非也,我認為政府打算用在輕軌捷運上的總預算已高達 128 億,大可用來購買 20 部電動公車,設定 10 公里往返路程,每相距 1 公里就有 1 台公車在專用道路上行駛,這樣子只需要花 2 億

    之後,將剩餘預算 126 億再分 20 年,共 7300 天使用,這樣一來,每天的預算便高達有 172 萬,淡水人與觀光客甚至可以免費搭公車,世界上有不少觀光城市就是這樣在執行計畫。

    至少我肯定,在民國 107 年以前,交通只會因為這種大規模的建設而更加混亂,這代表淡水交通還得亂上 6 個年度。不過只要交通能更好,那就算花上 7 年也無所謂,但是誰能保證交通會更好?

    我認為會更糟,只要主事者繼續認為光靠建設就能解決問題的想法還沒改變之前。好歹,政府可以先限制假日的外車進入鎮裡,讓我們看看將來需要的執行魄力。

    淡水輕軌,最大的功用壓根兒只是用來炒熱新市鎮的房地產。而房地產被炒熱,住戶變多,汽車就更多。但是聯外交通沒有改變境外腹地也沒有擴大到頭來汽車只會更塞,馬路只會更擠,民眾只能繼續做「淡江大橋」的美夢。

    淡水與周遭地區一直有許多大規模建設準備或是正在在開發中(也是建設公司與投資客的美夢),引來許多正反兩派的聲音在角力著,包括台北港、淡江大橋、紅樹林快速道路、輕軌系統等等。

    其中就屬淡水輕軌系統的爭議性應該最小,因為輕軌打算開發的路段,是淡金公路與淡水老街,其中淡金公路那段是用來推銷新市鎮,而老街那段是給觀光客使用。

    「等等,那淡水其他住戶呢?」很抱歉,無涉。

    政府花了人民一百二十七億的納稅金,就是為了幫建商造橋鋪路,大善人一個。

    我順便舉幾個網路上常見的論調給大家看看:

    1. 蓋了輕軌,交通會更好。
    2. 反對淡水重要建設的人,極少數是真正住在淡水的人,他們不懂塞車之苦。

    有關輕軌與交通的關係,我已經在前面說明,實在很難說該二者間具有可以成正比的關係,難道有人會認為塞車是塞老街?

    我住在淡水,我也懂塞車之苦,但是我更懂其實只要靠規劃與清除一些障礙物(例如淡水往竹圍方向上的許多違建物),便能讓交通問題舒緩(畢竟塞也就只塞上下班跟假日時段)。光是為了承受塞車之苦,而將希望寄託在不可知的未來,這是鄉民的徵兆之一。

    你能相信嗎,淡江科學園區前方十字路口的紅綠燈的轉換時間,南北向與東西向是完全相同的,你曉得有多少笨蛋如我也,常常在非上下班時段,就在那個路口等著完全沒車通過的紅綠燈。

    你又知道在同樣的那個路段,一條好好的馬路卻被切成多少小段,而這種粗糙的設計,其實完全可以透過在聚落內部構築導向道路解決。

    這一切,都是規劃失誤所造成的問題,也是許多學者專家想跟政府建議的事項,但似乎永遠沒有蓋新建設來得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