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淡水河岸

  • 淡水流浪貓的三種性格

    淡水流浪貓的三種性格

    在淡水小鎮裏頭,有許多神秘角落都能發現貓咪們出沒的蹤跡。但是在筆者長期跟蹤的觀察中,雖然同樣身為住在淡水的街貓,卻有三種因性格產生截然不同的命運。

    第一種貓咪:肥呆型

    牠們生活在淡水河岸邊,四周有著許多觀光客來來往往,像是淡水河岸警察局專用停車場(襪子、小橘、空空等)與觀潮區(黑社會貓咪)這類貓咪熱區,地域性格為完整統領。

    這些貓咪們與當地住民有著良好互動,更受觀光客們寵愛,每一隻河岸貓咪都被養得圓滾滾,並定期會被人抓去做健康檢查(還有咔嚓),這讓許多河岸貓咪都相當親人。

    第二種貓咪:慧詰型

    牠們生活在市場與街道之中,人來人往,地域性格偏向流浪。

    牠們常被商家或是蠢材驅趕,與人保持距離,但也懂得在人群中的生存之道,擁有像忍者的一流隱藏功力。

    第三種貓咪:狂野型

    牠們生活在古老而未開發的淡水小巷中,過往的人稀稀疏疏,與當地住民多半保持互不侵犯,甚至是友好的關係(不友好的也已經被當地里長偷偷抓去動保所殺掉),地域性格偏向錯綜複雜。

    不喜與陌生人接觸,餐風露宿,警戒心強。

  • 淡水輕軌可以走淡水老街、河岸還是文化路?

    淡水輕軌可以走淡水老街、河岸還是文化路?

    淡水輕軌是大淡水地區除了淡江大橋外,近年最重要的交通建設。從紅樹林捷運站走台二線(登輝大道),轉入淡海新市鎮到漁人碼頭這一段已經竣工營運,但是從漁人碼頭沿著淡水河岸進入市區,再接到淡水捷運站這段卻一直都是個難題。

    話先說在前頭,我原本是反對輕軌的,詳細情況可參見《淡水輕軌捷運是一條錯誤又昂貴的交通建設》)乙文!

    甚至在2015年10月21日,我還酸過陳菊蓋的高雄輕軌還在低速試營運就出軌,那高速時就會飛的了。

    之後2017年4月23日還抱怨過,既然政府要搞「前瞻基礎」,為何不先把國內網路環境搞成 1G 起跳,海外骨幹順便多弄七條?

    不過淡水輕軌始終已經蓋了一半,那我們接下來就該想如何能讓輕軌開發更加進步。

    原本新北市政府最初計劃似乎打算走市區道路,也就是沿著平面道路(文化路、中山北路)開發輕軌路線,但我不確定為什麼改變了,可能是土地取得太過困難,或是四線道路不夠使用。

    實際上這條路線是最佳選擇,也是對淡水居民友善的一條,減少路面公車的實際需求,能夠有效紓解塞車問題,還能最大化擴散觀光客的旅遊動線,活化主要市區周邊產業生氣。

    後來聽說輕軌捷運打算改走淡水老街,但是當地居民、文史工作者與學者都在抗議,認為會破壞當地古蹟(?)、景觀(?)還是影響生活什麼的。

    古蹟說純粹是胡扯就是了,淡水老街(中正路)早就沒有真正古蹟,更別說提到景觀只會讓人發笑。嚴格說起來,淡水只有重建街才算真正老街。

    現在你走在淡水老街上,還會看到一些商家的店門口依然擺著「拒絕輕軌進入老街」的抗議文字。

    最後,新北市政府似乎妥協了,打算改在淡水河岸規劃輕軌路線。這時候就剩下文史工作者和教授學者在抗議了。

    不過基本上教授學者和文史工作者的論述都是不蓋最好,要觀光客跟居民自己用走的銜接淡水捷運站和紅毛城輕軌站 —— 很自私的想法就是了,也破壞了環狀輕軌路線網的完整性。

    然而,如果真是把輕軌設置在淡水河岸,那實際上功能就顯得相對薄弱,沒有放在老街甚至是文化路上來得好,剩下單純轉運漁人碼頭和淡水捷運站之間乘客的作用,等於變相取代公車的地位,基本上這筆經費已經變得毫無意義(因為還是得有公車得跑文化路跟中山北路)。

    如果是作為第二佳的老街選擇,當我今天走在淡水老街(請參考上圖)上,仔細地觀察了一下後,發現只需要把淡水老街的行人步道全部拆除,改成全平面人行道,這樣一來就有足夠的空間提供輕軌列車運行,甚至還能安排一條單向車道給汽車和機車行駛(最佳做法是只允許當地商家送貨和有車庫的居民可開車進入)。

    有網友聽到我這種想法,悲觀回應道:「不可能啦!連新市鎮三不五時都有人在嫌人行道太寬,應該鏟掉大半給車道跟路邊停車了!淡水高級人一堆,友善環境配不上他們。」

    嘛,或許是我經常在國外旅行時,親身體驗他們的生活文化與交通建設兼容的富實美感,讓我有感而發吧。

  • 淡水的遺世漁村/吃美食、欣賞夕陽落日,還能回味 70 年代的另類旅遊景點

    淡水的遺世漁村/吃美食、欣賞夕陽落日,還能回味 70 年代的另類旅遊景點

    最近我在看那些跑來淡水旅遊的觀光客,會去的景點無非是一點都不老的淡水老街、因為河道淤積無法大規模使用,卻又佔據整個河岸的昂貴淡水渡船頭、位在捷運站後方,一點都沒有淡水味的外來小吃美食街、由新北市政府與淡水區公所耗費龐大經費所改建成的不友善又醜陋的淡水河堤、明明沒有在淡水河或出海口進行區域性捕魚(淡水河中央倒是有不少人在捕魚,完全無視河裡的重金屬污染,每次上新聞都推說是補來自己吃,最好那些船家每次開三艘船出去網魚,都是帶回家自己吃啦,你們是要補一天吃100年喔!?),卻在漁人碼頭旁開了一堆標榜鮮魚的海鮮餐廳等等一大堆形形色色的(莫名)旅遊景點。

    但是身為淡水人,我當然得跟大家介紹些不一樣的地方。例如漁人碼頭旁的堤防就是欣賞落日美景的好去處,那邊還有一家評價不俗的料理餐廳「漁寮食堂」,能讓你在露天的海岸旁一邊享受自然美景,一邊享受廚師精心烹調的美食;你甚至還能沿著堤防走一小段就能走進漁人碼頭。

    堤防那邊的夕陽可不像在淡水河岸或是漁人碼頭,總是被層層護城牆和人頭擋住了光線。當你在堤防邊坐下後,等待你的只有一望無際的大海以及從太空中向你奔馳而來的溫暖陽光。

    海堤一旁(往淡水中心方向)的深處其實就是國軍的駐紮基地,理所當然在旁邊也有一些古老建物,而古老建物所聚集而成的聚落,從周圍環境看起來,應該是相當早期的漁村,不過到了現代也荒廢不少,倒是那邊的狗看到我這個陌生人也出奇的乖巧,這一點頗為令我驚訝。

    淡水的遺世漁村/吃美食、欣賞夕陽落日,還能回味 70 年代的另類旅遊景點 Tamsui Fishing Village LPhotography 1

    雖然漁村裡頭沒有賣小吃的攤販,也沒有任何遊樂器材,更沒有絲毫華麗的建築物,你能夠在當地看到的只有當地人的生活痕跡,不過如果你恰好喜歡這口味的話,我認為這塊土地相當值得你去拜訪。而且你要是能夠找到路的話,甚至可以發現一枚彩蛋!原來淡水港的燈塔其實就藏在漁村的後方,純白的鐵架型燈塔相信能讓你拍出不少好看的照片喔!

    淡水的遺世漁村/吃美食、欣賞夕陽落日,還能回味 70 年代的另類旅遊景點 Tamsui Lighthouse LPhotography
    淡水港燈塔

    由於漁人碼頭周遭的道路指示並不是寫得很清楚,我就遇過許多人走錯路,把車直直開到了堤防邊,但是每個人都在車上看到一旁的海岸斷崖,就衝衝忙忙的退回原路,試著尋找可以正確走到漁人碼頭的路。其實,不如就趁這走錯路的空檔,進入這個古老漁村尋幽訪勝一番,或許也會有不錯的境遇呢。

    淡水地圖資訊:

  • 在淡水河岸的老街停車場上巧遇虎斑貓|淡水攝影

    在淡水河岸的老街停車場上巧遇虎斑貓|淡水攝影

    對比前幾天讓全臺灣大淹水的暴雨,今天的淡水可是出了春天時難得一見的好天氣。太陽不大,風不悶,而且還是假日!這樣的好日子當然得出門拍照去,結果到了淡水老街上,只看到一隻又一隻,渾身上下散發懶洋洋氣息的貓咪們,全都趴在別人車頂上正舒服的睡覺中。

    tiger-cat-sleep-on-car-at-tamsui-old-street-riverside
    在淡水河岸睡著的虎斑貓(攝影/Jinliang Lin)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淡水一些街貓聚落區裡頭的貓,多數都像這張照片中的虎斑貓一樣,某一耳朵的尖端已經被人工剪掉。

    這可不是誰在傷害牠們喔!被剪掉一小角耳朵的貓咪,表示已經透過 TNR 的「捕捉、絕育、釋放」機制,而能夠放養在戶外環境。

    只是我在這天還是看到有一窩新的小貓,正聚在一戶人家的屋頂上快樂玩耍、跳躍,看來又有民眾隨意棄養喵咪了。

    《淡水河岸虎斑貓》攝影拍攝資訊

    • 拍攝地點:淡水河岸警察局專用停車場
    • 最佳主角:虎斑貓
    • 攝影器材:尼康 Nikon D90 數位單眼相機
    • 攝影鏡頭:騰龍 Tamron T90 f2.8
    • 拍攝時間:2012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