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

  • 淡水古廟裡的鬼武士

    淡水古廟裡的鬼武士

    淡水是一座有著美麗風景與豐富歷史人文的古老小鎮,但它也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隱藏了一些令人感到寒顫的可怕故事。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它述說著淡水周圍沿岸的一座古老廟宇裡,住著一位邪惡的鬼魂。這頭鬼魂曾經是一名殘忍的日本武士,他曾在日本侵略時代,在廟宇裡殘殺過無數無辜的人們。

    後來,這位武士終於因爲他暴虐的手段,遭到淡水居民的起身反抗而被殺死。但是,他的鬼魂一直都沒有離開廟宇。

    日據時代,這座廟曾被日本人佔據,將原本祭祀的神祇全都趕跑,改供奉日本國神道教的神靈,並且將那名武士的骨灰安置在神殿相鄰土地。

    直到民國34年(1945年),日本戰敗歸還臺灣島後,這座廟再次迎回原本的漢族神像。但武士的鬼魂卻被留了下來,繼續殘暴地騷擾人們。

    據說,如果你敢在夜裡進入廟宇,你就會被這頭鬼魂抓住。它會用它邪惡的力量在無數個夜晚不斷折磨你,直到你逐漸喪失靈魂,漫長的過程只是會讓你以為自己是不是生病了。

    所以,如果你想來淡水,請記住不要在夜裡進入那座古老的廟宇。否則,你就會犯下一個永遠無法挽回的錯誤。

  • 淡水歷史:明清兩朝治理前的西方國家覬覦時期

    淡水歷史:明清兩朝治理前的西方國家覬覦時期

    在歷史有記載以來,淡水最早的文字紀錄可從明朝嘉靖年談起。大約在約 1550 年至 1566 年間,臺灣雞籠、滬尾(今淡水)屢遭「倭」燒焚掠奪,「土番」稍稍避居山後。

    1594(萬曆二十年),日商人納屋助左衛門,經商呂宋,航寄港淡水。

    1626 年,5月16日卡黎尼奧督率大划船、戎克船十二艘,載兵三百名至三貂角築城,名「聖地亞哥」,翌日入雞籠港。西班牙人始據雞籠,臨海築城,即所謂雞籠城者。並在港後高地設置砲台。

    1629 年(崇禎二年),秋七月,西班牙人入侵淡水,建聖多明哥城寨,以為與中國內地通商之根據地。

    1630 年(崇禎三年),台南之荷蘭人,以西班牙據淡水、雞籠有礙貿易,乃派艦攻淡水港,提督嘉烈欲禦之,荷蘭水師提督敗還。

    1632 年(崇禎五年),春,西班牙人溯淡水入臺北平原,並沿河闢淡水直達雞籠陸路,撫沿河「蕃杜」,派神父愛斯基委任淡水司鐸,建聖堂。

    1634 年(崇禎七年),在淡水西班牙人約二百人,在雞籠亦三百餘人,時有西船20隻同時進港雞籠。

    1636 年(崇禎九年),淡水附近土著聞菲律賓總督下令將淡水派遺軍漸次撤退,乃乘機破壞砲台,燒燬淡水河沿岸教堂四所,西班牙傳教士不得已改於夜間佈教。

    1637 年(崇禎十年),以石塊,石灰重建「聖多明哥城」。

    1638 年(崇禎十一年),西班牙遂撤兵淡水,並自毀紅毛城,淡水的宣教工作終告停止。

    1641 年(崇禎十四年),荷蘭太守托拉勒泥斯,遺軍偵察難籠,並致最後通牒與雞籠西班牙太守波爾芝里奧。秋,荷蘭攻雞籠,淡水,西人堅守,不利而還。

    1642 年(崇禎十五年),秋,西曆八月,荷蘭三次來攻,適西人有事呂宋調回雞籠守軍。荷蘭提督哈勞贅乘虛急攻,不戰而下淡水。8 月 19 日荷蘭人登陸基隆,雙方激戰5日,西班牙人開城投降。戰俘中的傳教人員有神父5名,修士1名。

    1644 年(崇禎十七年),發現硫磺及煤。5月7日動工以磚石重建紅毛城。

    1654年由荷蘭人所繪之淡水古地圖,其中有尖頂的堡壘即為安東尼堡。
    1654年由荷蘭人所繪之淡水古地圖,其中有尖頂的堡壘即為安東尼堡。

    1645 年(崇禎十九年),淡水多雨建築工期耽擱。荷人作戶口調查,淡水計有原住民(Senar 社是由八到九個小村莊所組成)37戶,共 131 人。

    1661 年(永曆十五年),春三月,鄭成功出征臺之師,舟發廈門。四月,克鹿耳門,圍熱蘭遮城。荷人乞降,乃召回雞籠,淡水戌兵。冬十二月,荷蘭人投降。以赤坎為東都明京,轄一府二縣: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後改東都為東寧。荷蘭遣克寧克代揆一為台灣太守,值戰爭,克寧克率淡水、荷蘭人逃跑。

    1668 年(永曆二十二年),荷蘭人以孤立無援,棄守雞籠、北臺。

    1681 年(永曆三十五年),冬十月,清兵謀攻台灣,武衛將軍何祐為北路總督,率以戌雞籠、淡水。

    1683 年(永曆三十七年),加強淡水防務,何祐修淡水城,以備清兵入侵。六月,清軍攻台灣北路總督何佑以雞籠,淡水降清。鄭盡心、陳明隆自遼海竄據淡水,地方騷動。

  • 從淡水前往桃園機場,該搭乘 Uber 還是計程車(Taxi)的選擇意見

    從淡水前往桃園機場,該搭乘 Uber 還是計程車(Taxi)的選擇意見

    大淡水地區雖然離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的直線距離只有短短 20 公里左右,但在淡江大橋[1]還沒見著影子前,北海岸與淡水人想前往機場總得在路上繞來繞去,像隻無頭蒼蠅般浪費不少時間,總路程甚至可以達到45公里之譜,是直線距離的足足兩倍。再加上早上六點前,淡水完全沒車可以進入臺北市轉搭國道客運,如果單從這點來看,淡水其實也就只是一處僻壤的偏鄉。

    以往從家裡搭乘計程車(Taxi)前往機場,跟熟識的計程車司機可以直接談到一千元的固定車資,不過隨著老司機退休後,幾次從無線電計程車行叫來的車子只要一跳錶就像是跳到天荒地老去。就算跟計程車司機直接議價,頂多也只能談到一千二到一千三百元左右,如此一來特地挑選廉價航空的機票,卻得在車資上賠上一頓機上美食、選位再加上托運行李的費用,仔細算起來也沒有多划算(如果是一般私營的個體戶(野雞車),印象中甚至得從一千八起跳)。

    World-Class-Traffic Jam-Times-Square-traffic-jam-in-NewYorkCity
    計程車(credits: joiseyshowaa)。

    所以在四月前往日本名古屋(Nagoya, Japan)旅行前,我特地試玩 UBER 這項國際叫車服務來嚐鮮,發現 UBER 車資比起國內計程車的費率便宜超多,尤其是淡水地區的計程車起跳價是全國最貴的 100 元,這可讓 UBER 在市場上相當具有攻擊性!

    在我第一次搭乘 UBER 的體驗中,UBER 駕駛的服務確實明顯比較有意願與紀律(因為平台業者有做教育訓練,而且還有評價系統),而且車身又新又大又舒服,也難怪全球各地的計程車司機必須抵制 UBER 的存在。因為 UBER 駕駛大多是做「興趣」,車子是本來就有的資產,但是計程車駕駛卻是把身家賭在車上,前者是「順便」開車賺錢,後者是「只能」開車賺錢,這就是兩者間最大的隔閡。就算 UBER 將自家平台擴展到計程車業者身上,但司機卻得給平台抽佣金,這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 壓榨 事情。

    從淡水搭乘 UBER 前往桃園機場,車資約在 1150 元左右,其實沒有比計程車來得便宜多少。但是想叫一台 UBER,在淡水地區卻得賭運氣,畢竟淡水實在太偏僻,不一定會有 UBER 駕駛剛好在淡水提供載客服務!例如除了凌晨外,早上七點前也很難見到有車。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為了趕飛機的我倒是挺大膽,而且也算幸運才能剛好在凌晨三點叫到車。但是如果能叫到車,就能享受到有別於計程車的傳統服務。

    Taxi-driver-checking-out-our-subway-map-in-Kyoto-Japan
    正在找路的計程車駕駛(credits: nurpax)。

    所以從行程確保的角度來看,選搭 UBER 可能稱不上是一個好主意。但是隨著 UBER 在國內不斷與體制衝撞,近來在 UBER 叫車平台上可以很明顯看出有越來越多的駕駛加入載客服務,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隨時隨地都能叫到方便舒適的 UBER 來接送我們。但是在那個時刻到來前,我的建議是可以搭乘 UBER,但最好多留些時間準備叫車,並且要有隨時放棄改搭計程車的打算(當然能找到長期配合的計程車駕駛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UBER 的新手,可以先參考一篇相當不錯的教學文章《第一次搭乘優步(UBER)就上手 申請、註冊、叫車、乘坐一次滿足(支援 Apple iOS iPhone 與 Google Android 雙手機系統)》介紹,相信你一定可以立刻學會如何操作 UBER (優步)應用程式,並且順利搭上車抵達目的地。

    延伸閱讀:淡水塞車真相:我們需要的是淡江大橋,不要醜陋的淡北快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