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故事

  • 小鎮傳說:淡水漁人碼頭的情人橋與戀人未滿禁忌

    小鎮傳說:淡水漁人碼頭的情人橋與戀人未滿禁忌

    都市傳說總伴隨著一個又一個城市歷史而起,如同寄生在城市的光明與黑暗面,每一位故事主角都是在人類的心靈交流中逐漸生衍成形。

    有趣的是,雖然很多都市傳說只是人們在茶餘飯後杜撰出來,不過有些傳說卻又是真有其事,只不過在一代又一代的後繼者傳承中逐漸被修飾成各種樣貌。

    淡水小鎮也是如此,一個古老的小鎮總是蘊含著特別多的古老故事。即使是在近幾年才蓋成的漁人碼頭(Fisherman’s Wharf)裡,也有一個關於橋的傳說這麼說著:

    當互相依戀的一對男女戀人,相互攜手走過這座位於淡水偏隅的跨海之橋,男人與女人將會永遠的彼此執愛。但是,如果是戀人未滿,友達以上的兩個人走在這座情人橋上,他們將會很快地發現已經失去相愛的緣份,彼此分手遠離。

    關於淡水這則都市傳說的由來,就像世界上所有的鄉野傳奇一樣,幾乎都是不可考的故事。

    事實上漁人碼頭這座情人橋原本只是像一般海港橋(跨港大橋),不過在它開幕啟用式那天,是2003年2月14日,也就是西洋情人節,因此特地前來參加開幕儀式的水扁君順便替它取了情人橋如此浪漫的暱名。

    如此優美、詩情畫意的名字,卻似乎與它往後帶來的悲慘命運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

    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則故事是我在學生時期聽來的,或許是某間學校的傷心人傳出來的也不一定。而出社會後幾年下來,總還是能聽到身旁的遊客或是網路文章提到這起專屬於淡水情人橋的鄉野傳說。

    大家要記得,下回打算帶曖昧對象來淡水玩之前,記得要先提起勇氣告白,變成了真正戀人後再牽手一起走過這座跨海大橋,否則別怪我們這些老淡水人沒先警告過你!

  • 淡水漁人碼頭的2件靈異傳說

    淡水漁人碼頭的2件靈異傳說

    要說淡水最美麗的風景是山水一色,要說淡水最美麗的時刻在火紅的夕陽沈沒大海前,每當夕陽西下,總能見到漁人碼頭旁的人們駐足在岸邊望著那落日靜靜地沉思著,或是兩小無猜的情侶依偎在彼此身上共享美景,訴說著呢喃情話。

    淡水雖然有著眾多美好風景,但畢竟是台灣最古老出現人煙的土地之一,即使淡水的美麗裝飾著其他地方難見的浪漫氣氛。但孰料到了夜幕低垂時,一切都變了調。

    想趁深夜在黑暗裡聽著海聲,過過日劇般浪漫情節的情侶檔,絕對想不到下一秒就被莫名的人影拍肩,接著海面上一個個模糊的身影逐漸浮出,最後嚇到拔腿狂奔的情況。

    或是明明一人騎著機車來到海邊散心,最後卻多載了一個連自己都看不見的飄妹回家,下次到漁人碼頭前,先算算跟你一起去的有幾個人吧!

  • 社福活動:淡水紅毛城「愛心滿紅城」推廣計劃正式實施中

    社福活動:淡水紅毛城「愛心滿紅城」推廣計劃正式實施中

    淡水古蹟博物館推出「愛心滿紅城」推廣計劃於紅毛城等古蹟正式實施中,博物館歡迎偏遠學校、銀髮族、身心障礙、政府立案之育幼院或家扶中心等社會福利團體免費到博物館體驗古蹟文化之美。

    「愛心滿紅城」計劃內容包含貼心的專車接駁,並且特別為社會福利團體配置專業導覽講解紅毛城歷史,除了紅毛城導覽以外,民眾更是可以再從小白宮、滬尾礮臺及淡水海關碼頭擇一導覽聽聽有趣的古蹟故事,淡水古蹟博物館最後還準備了紅城小舖的趣味DIY跟民眾互動,內容相當豐富,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聯絡報名!

    淡水古蹟博物館表示,為落實古蹟推廣教育,特別辦理「愛心滿紅城」活動,以”關懷”做為文教推廣的核心價值,鼓勵社會大眾參與淡水在地歷史文化活動,以及提升民眾對淡水文化資產的了解。

    自4月份起,淡水古蹟博物館已經受理台北啟明學校及財團法人愛慈基金會的小朋友及家長們前來參觀,為持續提供給各界社會福利單位能輕鬆參訪淡水古蹟,博物館每個月的第一個周六舉辦「愛心滿紅城-藝文推廣教育」活動,歡迎社會福利團體免費至博物館參觀,讓更多民眾能無畏身體的障礙輕鬆藝遊淡水,享受淡水古蹟之美。

    愛心滿紅城-民眾參觀淡水紅毛城公關照
    民眾參觀淡水紅毛城

    相關資訊請洽「淡水古蹟博物館官網」查詢或電話洽詢:(02)26212830分機 288 吳小姐。

  • 104年淡水滬尾櫻花季之攝影故事比賽與參賽辦法與報名表

    104年淡水滬尾櫻花季之攝影故事比賽與參賽辦法與報名表

    一、活動宗旨:

    藉由「104年(公元2015年)滬尾櫻花季健行活動」,舉辦「攝影故事」比賽,以櫻花的「生命歷程」與滬尾大道的「生態環境」作為攝影題材,鼓勵社會大眾於不同時序探訪櫻花大道,藉由攝影故事體現生態之美,探詢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共生之道。

    二、辦理單位:

    1. 指導單位:新北市政府
    2. 主辦單位:淡水區公所
    3. 協辦單位:普學禪寺、鄧公里辦公處、樹興里辦公處、幸福里辦公處、學府里辦公處、學府里社區發展協會
    4. 承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負責人:李明芬教授)

    三、比賽主題:

    以滬尾櫻花大道的生態環境為背景,藉由對櫻花周遭生態環境之觀察與省思,傳達「花開、花落、不生、不滅的意境,以及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共生、共存、共榮」的和諧。

    四、參加對象:

    參加「2015滬尾櫻花季健行活動」的民眾,不限淡水居民。除親子組以兩人參賽外,其他組別以個人名義參加。每名參賽者以兩件作品為上限。

    1. 親子組:以小孩的創作為主,家長參與需呈現親子共創之特色。
    2. 中學生組:國中與高中職在學生。
    3. 社會組:大專以上在學生或一般成人。

    五、作品規格:

    1. 以數位相片6~8張組成一系列櫻花故事,全部照片的文字總數以200字為限。不得使用 Photoshop 等影像軟體做任何影像合成或修改。
    2. 每張相片需搭配文字,不可加背景音樂、音效或旁白。
    3. 作品形式以 MS Powerpoint 呈現(除 PPT 檔也同時繳交 PDF 檔)。
    4. 檔案大小限15MB以內(請善用軟體處理檔案過大的作品)。
    5. 參賽作品須符合攝影主題與規格,未符規定者視同棄權不予評審。

    六、收件日期與繳交方式:

    1. 民國104年3月15日前,將作品檔案、參賽報名表與授權書(附件一)傳送至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信件主旨請標示「花開花落攝影比賽 – 代表作者姓名」。
    2. 作品請自行保留備份,作品交出後不予退還。
    3. 參賽者若重複投稿,依最後一次上傳的作品為主。
    4. 得獎作品授權主辦/承辦單位非營利性質公開展示,場所另行公告之。

    七、評審方式:

    1. 由承辦單位邀請專家組成評審小組評審之。
    2. 評選標準:
      1. 故事內容:30%。
      2. 影像呈現:30%。
      3. 情境創意:30%。
      4. 其他:10%,作品具有特殊啟發或意義等表現手法等。
    3. 評審結果將於4月10日公布於淡水區公所網頁、綠色絲路 FB 專頁、綠色絲路部落格,並以電話聯絡得獎人、寄發獎狀與獎金。

    八、獎項內容:

    1. 各組取前三名及佳作若干,視參賽品質與件數而定。參賽作品未達標準者,經評審確定得從缺。
    2. 各組獲獎者除獲頒淡水區公所之獎狀乙紙外,前三名分別獲得,禮券1000元、300元、200元。
    3. 獲獎作品將同步刊登於「綠色絲路」部落格與FB專頁,並於普學禪寺的文化藝廊展示。

    九、注意事項:

    1. 參賽作品需為參賽者之原創版權所有,限「未曾公開發表」或「未曾在其他比賽獲獎」。
    2. 參賽作品嚴禁翻拍、轉貼、剽竊、冒名或抄襲、複製他人作品。如有上述情事,經查證屬實,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賽與得獎資格並追回獎狀、獎金,所產生之法律責任由參賽者自行負擔,與主辦單位無關。
    3. 主辦/承辦單位擁有對參賽作品審查之權利。嚴禁內容涉及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暴力或有妨礙社會正當風氣之圖像或文字。
    4. 相關訊息與報名表可至淡水區公所網站師大社教系網站下載。
    5. 主辦/承辦單位保有變更比賽辦法之權利;參賽辦法未盡事宜,修正後另行公布。
    6. 凡參賽即視同認可並接受本簡章之各項規定,並寄回報名表與授權書。

    十、承辦單位聯絡人:

    李明芬教授辦公室:劉光益先生 (0978-013-221) ,若未接通請以簡訊留話。EMail: [email protected]

    十一、 攝影故事比賽 報名表

    2015滬尾櫻花季「攝影故事比賽報名表

    參賽組別:□親子組 □中學生組 □社會組 編號:____(勿填)

    作者姓名□學校名稱 (在學生填寫)
    聯絡電話E-mail
    地 址(獲獎後寄送獎狀)
    作品主題
    創作理念說 明
    本作品保證屬於原創,且未侵犯他人著作權。所有作者簽名:

    十二、參賽作品授權書

    2015滬尾櫻花季「攝影故事

    參賽作品授權書

    茲授權「滬尾櫻花健行攝影故事比賽」之主辦/承辦單位,無償使用本人提供之參賽獲獎作品,不限地域、時間或次數,以徵稿、光碟、數位化方式予以重製、散布、傳達、發行、公開發表、上載傳送網路供檢索查詢,或為其他非營利方式利用。

    立授權書人,聲明並保證對上述授權之著作權,得為此授權,唯本授權書為非專屬性之授權,立授權書人對上述授權之著作仍擁有著作權。

    立授權書人:

    聯絡電話: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備註:請將作品連同本報名表 EMail 到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