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淡水人

  • 淡水遊記/隱身老街的法式點心店

    淡水遊記/隱身老街的法式點心店

    在淡水老街旁有一區算是淡水的老城區,老城區內部有相當多錯綜複雜的秘密小徑,許多有意思的小店也各自選了一處寧靜角落,平凡而踏實的過著擁抱自我風格的生活。而在閒暇時分,尋訪這些設計小店就慢慢變成我的一個小小樂趣。

    唯獨有一家店,一家不到兩張榻榻米大小的小小鋪子:「浮糖朵兒點心坊」,整體純白色的典雅設計,在黑暗的巷弄中,總能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Tamsui-Cake-Macaroon-淡水-浮糖朵兒-馬卡龍-銷售-Vedfolnir
    法式點心鋪

    這家鋪子裡擺著各式各樣的法式甜點,光是馬卡龍就有一整排不同的口味任人挑選!在光線的照明下,許多有個性的色彩顯得更是美味可口;每每當我路過鋪子,視線穿過光潔無暇的玻璃望向鋪子裡的小可愛們時,總是讓我人還在外頭,心,卻已經被它們所捕獲。

    但是,我卻已經三次過門不入。

    一個女生總在鋪子裡忙裡忙外,或許是這家法式點心鋪的女主人,透過玻璃發現她的身上總帶著氣質與美麗,近年難得一見的美女。但是也因為她身上散發的亮度太過吸引人,每次就在我打定了主義,決定這次一定要走進鋪子,卻也總在剛靠近門前時,就會被她先給發現,這時候她總會露出了一個大大的超級甜微笑,都能讓我內心震了一下後只得隔著玻璃傻笑,裝著一副沒事樣快速路過。

    (╯-_-)╯╧╧

    延伸閱讀:淡水美食:浮糖朵兒點心坊 (馬卡龍&巧克力) 新店介紹

  • 在淡水河岸的老街停車場上巧遇虎斑貓|淡水攝影

    在淡水河岸的老街停車場上巧遇虎斑貓|淡水攝影

    對比前幾天讓全臺灣大淹水的暴雨,今天的淡水可是出了春天時難得一見的好天氣。太陽不大,風不悶,而且還是假日!這樣的好日子當然得出門拍照去,結果到了淡水老街上,只看到一隻又一隻,渾身上下散發懶洋洋氣息的貓咪們,全都趴在別人車頂上正舒服的睡覺中。

    tiger-cat-sleep-on-car-at-tamsui-old-street-riverside
    在淡水河岸睡著的虎斑貓(攝影/Jinliang Lin)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淡水一些街貓聚落區裡頭的貓,多數都像這張照片中的虎斑貓一樣,某一耳朵的尖端已經被人工剪掉。

    這可不是誰在傷害牠們喔!被剪掉一小角耳朵的貓咪,表示已經透過 TNR 的「捕捉、絕育、釋放」機制,而能夠放養在戶外環境。

    只是我在這天還是看到有一窩新的小貓,正聚在一戶人家的屋頂上快樂玩耍、跳躍,看來又有民眾隨意棄養喵咪了。

    《淡水河岸虎斑貓》攝影拍攝資訊

    • 拍攝地點:淡水河岸警察局專用停車場
    • 最佳主角:虎斑貓
    • 攝影器材:尼康 Nikon D90 數位單眼相機
    • 攝影鏡頭:騰龍 Tamron T90 f2.8
    • 拍攝時間:2012年6月18日
  • 淡水古蹟博物館園區亮起美麗燈飾 營造聖誕節歡愉氛圍

    淡水古蹟博物館園區亮起美麗燈飾 營造聖誕節歡愉氛圍

    每到年末,淡水古蹟博物館都會在淡水地區各地營造聖誕佳節溫馨氛圍,今(2016)特別選擇紅毛城園區、海關碼頭、滬尾砲台、小白宮等四個古蹟點,利用燈飾、燈網營造出耶誕歡愉氛圍,讓古蹟園區有了另一種活潑樣貌,適合情人夜遊浪漫的淡水河畔。

    淡水古蹟博物館園區亮起美麗燈飾 營造聖誕節歡愉氛圍 Lights Night Tamsui Monuments Museum Christmas 1

    館方配合年終歡樂節慶到來,先在紅毛城園區入口處的南門掛上燈網;另在海關碼頭園區橋頭懸掛藍色、白色燈海,點點燈光相映淡水河面;時常做為婚紗拍攝地點的小白宮迴廊,則加設了耶誕樹,提醒遊客年末腳步近了,準備迎向新的一年;滬尾砲台門額上由臺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又被尊稱台灣現代化之父、台灣鐵路之父)所題的石碑「北門鎖鑰」,兩側也掛上了燈飾,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增添視覺感受暖意。

    淡水古蹟博物館園區亮起美麗燈飾 營造聖誕節歡愉氛圍 Woody Doll Tamsui Monuments Museum Christmas 1
    戴上耶誕帽Woody熊

    另外,淡水古蹟博物館也為紅毛城園區的Woody熊大型公仔換上了耶誕新裝,戴上特製紅色耶誕帽,可愛的模樣讓許多到訪遊客興奮地與其合影。

    淡水古蹟博物館方指出,歡迎遊客到訪淡水地區豐富的文化資產,鼓勵民眾到訪館區時可和各項聖誕裝置合照,在十二月廿一日到卅一日期間,上傳合照到淡水古蹟博物館社群網站專頁,除了可和其他人共同分享有趣畫面外,也有機會獲得館方精心準備的文創好禮。

    民眾如想瞭解更多相關活動訊息,可至淡水古蹟博物館官方網站查詢。

  • 2017 淡水元旦升旗,8千條紀念毛巾免費送

    2017 淡水元旦升旗,8千條紀念毛巾免費送

    2017年元旦升旗典禮,首次移師淡水河畔舉行,除了全臺獨一無二的水上升旗典禮,更結合健走和古蹟闖關遊戲,邀請民眾健走1萬0600步。而且民眾只要集滿3個章,就可拿走設計感十足的限量元旦紀念毛巾,歡迎大家以各種國旗裝造型,來參加這個別開生面又有意義的活動。

    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元旦升旗典禮過去幾年安排在三貂角及市民廣場舉辦,今年特別移師到淡水金色水岸,主要是想邀請市民一起來參加全台最特別的水上升旗典禮,也希望在新年的第一天一起動健康,以健走闖關認識淡水古蹟,並養成每天健走一萬步的習慣,讓健康有保固。民政局長江俊霆表示,為讓更多民眾參與,活動場地特別由淡水海關碼頭移至可容納萬人的金色水岸,此次旗杆特別將架設在水面船隻上,參與民眾一起面對淡水河禮敬冉冉升起的國旗時,還可以遠眺觀音山及水面倒影,欣賞淡水河優美的景致。

    另外,活動邀請元旦運動女孩,帶領民眾齊跳健身操,一休老師為4個古蹟關卡設計了4種不同的運動 ,由裝扮成海關碼頭的侯威爾、滬尾礮台的劉銘傳、紅毛城的英國安東尼總督、以及淡水長老教會的馬偕博士等關主,陪大家一起動健康、玩遊戲,並從遊戲中認識古蹟內涵。

    2017 淡水元旦升旗,8千條紀念毛巾免費送 2017 New Year Day Festive Tamsui Flag
    (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民政局指出,這次健走闖關結合淡水當地著名古蹟規劃健走路線,全長近6公里,共計約1萬0600步,並設計了4道關卡讓民眾闖關玩遊戲,民眾領取健行闖關卡後,當日還可憑卡免費參觀淡水古蹟博物館各場館,並有文化志工提供精彩導覽。另外,沿健行路線只要集滿3個章,回到金色水岸,就可以獲得106年元旦升旗紀念運動巾,因今年運動巾限量8000條,因此即日起特別提前開放20人以上團體報名,限量5000名,歡迎各機關團體上民政局官網報名。

  • 冬天12月中旬 淡水低溫下探12.5度

    冬天12月中旬 淡水低溫下探12.5度

    民國105年12月15日,受今年入冬以來最強冷氣團影響,臺灣溫度逐漸降低,尤其北臺灣的淡水在今天清晨出現13度低溫,午後更下探到12.5度;雖然天氣寒冷並伴隨小雨,但仍有不少國內外遊客在淡水老街漫步旅行。

    據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觀測資訊顯示,在大陸冷氣團影響下,今清晨淡水低溫下探到13度,到了下午4、5點時更持續下降到12.5度。至於其他縣市的部分,金門、臺灣基隆、臺灣宜蘭今清晨也都出現接近14度的低溫,臺灣台北、臺灣新竹、臺灣台中、臺灣嘉義的低溫也都介於15到16度間。

    冬天12月中旬 淡水低溫下探12.5度 Tamsui Winter 20161215 Temperature
    受冷氣團影響,淡水今晨出現13度低溫,午後更下探12.5度。(圖擷自氣象局網站)

    在強烈東北季風影響下,中央氣象局下午對全臺多數縣市發布陸上強風特報,除臺北、南投、嘉義市、高雄外,其他臺灣縣市的空曠地區及鄰近海域皆需留意9到10級強陣風。

    另外根據國內媒體報導,雖然淡水的天氣型態是低溫伴隨小雨,但該媒體記者在淡水老街上見到仍有不少民眾穿著厚重大衣、撐著傘悠閒地逛街,或是全家漫步在金色水岸旁。我們要提醒民眾外出遊玩時仍要做好保暖工作。

  • 2017 元旦升旗地點曝光!首次移師淡水海關碼頭舉辦

    2017 元旦升旗地點曝光!首次移師淡水海關碼頭舉辦

    每一年的元旦(1月1日),各地縣市政府都會舉辦元旦升級典禮,新北市政府繼貢寮三貂角看曙光、板橋市民廣場登高健身等活動後,明(2017)年元旦升旗典禮將首度移師淡水海關碼頭舉辦。升旗結束後,更將帶領民眾健走,沿途串連淡水多個古蹟景點,還有闖關送紀念品的遊戲,讓民眾「健康活力」迎接2017年。

    新北市淡水海關碼頭園區是台灣在清代管理全台關稅的碼頭重鎮,至今保留全長150公尺的重力式岸壁構造碼頭,還有15根「繫船石」及當年供船舶停靠的登船口,並有1棟洋樓、2棟倉庫,及百坪綠地。近年整修後重新開放,是欣賞淡水夕照著名景點。

    新北市民政局代理主秘陳怡君說,海關碼頭腹地夠大,適合舉辦大型活動,雖然因地理方位不能看到曙光,但也能欣賞日出後的淡水河景,加上與紅毛城遙遙相望,十分適合新的一年「懷念過去、展望未來」,加上交通方便,搭捷運就可抵達。

    淡水海關碼頭地圖。
    淡水海關碼頭地圖。

    2017年新北市元旦升旗也延續運動風,升旗後將規畫全程約1到2小時健走行程,沿途串連多個淡水古蹟、景點,並有闖關活動,歡迎民眾屆時換上適合運動裝備,一起來「揮汗活力迎新年」。

  • 957號公車/往來淡水與臺北士林、中山區快速公車正式上路

    957號公車/往來淡水與臺北士林、中山區快速公車正式上路

    雙北交通局聯手合作,在11月28日正式推出往來於淡水與士林、中山區捷運站的「957」號快速公車,承擔起淡海新市鎮洲美快速道路捷運劍南路站三地間的交通運輸重責,通車前3天還有免費搭乘。

    依據交通局規劃,未來從淡海新市鎮搭乘 957 號快速公車前往捷運劍南路站只要花費約80幾分鐘,比起現有公車、捷運的複雜轉乘方式能夠節省更多時間。

    957號為雙北市第15條跨市快速公車,自新北市淡海新市鎮出發後,經濱海路、北新路、淡金路、捷運紅樹林站、捷運竹圍站到達關渡地區;接著,銜接大度路,利用洲美快速道路直達社子、士林中正路,並行駛自強隧道至北安路、植福路的捷運劍南路站,再返回淡海新市鎮。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957行經淡江大學竹圍高中馬偕護校陽明高中泰北中學東吳大學等各級學校,還有淡水行政中心士林行政中心竹圍馬偕醫院等重要行政機關與竹圍馬偕醫院週邊地區。957採2段票收費方式,以捷運竹圍站及大度立德路口為分段點,發車間距平日尖峰10至20分鐘,離峰及假日採20至30分鐘,詳細路線資訊可逕自洽詢中興巴士淡水、指南客運服務專線(0800002279)。

  • 淡金路輕軌施工 市府決議外側車道禁行大貨車 以維機車駕駛用路安全

    淡金路輕軌施工 市府決議外側車道禁行大貨車 以維機車駕駛用路安全

    自從淡海輕軌捷運開始興建以來,隨著工程範圍的擴大,原本的雙向三線道被迫限縮至只剩下雙向二線道,結果造成車流量龐大的淡金路上,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險象環生的汽機車爭道景象,然而國內用路人積習難改,近月來汽機車車禍比例有攀高跡象,上月中甚至發生2起騎士命喪大貨車輪下的不幸事件。

    鑑於汽機車車禍頻傳,新北市府交通局召集警方、大貨車公會團體會勘後,決議即日起淡金路自水源街到中正東路口間,外側車道禁行15噸以上大貨車,違者最高可處1800元罰鍰,希望藉以改善機車族安全。

    淡金路因淡海輕軌施工進入交通黑暗期,該道路又是三芝、淡水地區往臺北市的主要道路,往來車輛非常多,近2個月發生3起車禍,其中2起是騎士捲入砂石車輪,及混凝土車與機車擦撞,騎士都送醫不治。

    當地警方表示,淡海輕軌去年8月開始施工,原先雙向6線道縮減為雙向4線道,今年上半年以來,淡金路事故每月平均成長3成,研判是因為輕軌工程工區使路幅縮減,在車流不減、路容減的狀況下,車輛確實容易發生碰撞。

    交通局主秘吳國濟指出,考量淡金路大貨車與機車併行,大貨車視線死角會增加機車事故風險,研議管制大貨車行駛,相關管制牌面與標線已完成設置,目前仍為宣導期,18日開始將加強取締。吳主秘表示,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大貨車駕駛若不遵守道路交通標誌、標線及號誌指示行駛,違反規定者可處9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

    交通局除呼籲大貨車駕駛經淡金路配合管制牌面行駛,也提醒機車族避免與4輪以上車輛併排騎車,盡量避開淡金路施工路段,或改走中山北路、北新路至中正東路,若經過淡金路,務必慢行、不任意超車,才能保障自身安全。

  • 北北基宜大雨特報 淡水蘇澳秋季低溫18度

    北北基宜大雨特報 淡水蘇澳秋季低溫18度

    中央氣象局今天清晨發布大雨特報,今日臺北山區、宜蘭地區、基隆地區與淡水北海岸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涼空氣南下,今天清晨蘇澳低溫攝氏18度,淡水18.9度。

    氣象局表示,由於東北季風帶來的涼空氣持續南下,因此昨天入夜後到今天(2日)清晨溫度更低,北部及東北部最低溫只有18、19度左右,中部到台南約21度,高屏及花東約24、25度,各地早晚涼的感受都會相當明顯。

    白天東北季風持續影響,北部及宜蘭、花蓮高溫約只有22到25度,一整天都是屬於偏涼的天氣型態,而中南部及台東則較不受影響,高溫仍有28到31度,日夜溫差就會大一些,早出晚歸及南來北往的朋友請留意溫度變化,適時增添衣物以免受涼。

    降雨方面,水氣有機會比昨天略少些,不過北部及東半部地區還是有局部短暫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蘭降雨機率偏高,這些地方時雨量或許不大,不過一整天累積下來雨量還是滿多的,提醒這些地方的朋友要多加留意,至於中南部則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只有午後山區有些零星的降雨。

  • 在地食材/淡水頂田寮有機農場傳承洛神花酸甜的美好滋味

    在地食材/淡水頂田寮有機農場傳承洛神花酸甜的美好滋味

    位在淡水聖約翰大學(前身新埔工專)附近的「頂田寮有機農場」,近來恰好是被喻為紅色珍寶的洛神花採收花期。自從農場主人鄭鵬舉罹患大病痊癒後體會到吃的重要性,毅然決定放下經營多年的鐵工廠,在農業局的輔導下,投入有機農業耕作。不僅供應附近學校學童營養午餐吃有機蔬菜,還邀請農場周邊的孩子們來體驗做有機洛神花蜜餞,將有機的觀念教育傳承給下一代。

    笑起來十分開朗的鄭鵬舉,他說剛開始完全是個門外漢,不知如何驅趕害蟲,不甘心辛苦種的菜被蟲咬爛,「抓蟲」成為大工程,最開始全用手抓,幾乎耗去每天工作的大半時間,菜葉仍被蟲咬個精光。但有機農法因為堅持不用農藥、化肥,有機肥料種的菜也不像施化學肥料可以快速助長,作物生長期會拉長,成本也較慣行農法高,但卻是對土地友善的耕作方式。

    淡水頂田寮有機農場(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淡水頂田寮有機農場(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然而老一輩的農民,用慣行農法種了幾十年的田,無法馬上接受有機的觀念,因此鄭鵬舉決定自己走下田地,開始有機種植,他說:「如果一個門外漢都能用有機方式成功種植,並且開發出銷售通路的模式,農民會有更大的意願嘗試」。

    %e6%b7%a1%e6%b0%b4_%e6%b4%9b%e7%a5%9e%e8%8a%b1_%e9%a0%82%e7%94%b0%e5%af%ae%e6%9c%89%e6%a9%9f%e8%be%b2%e5%a0%b4
    頂田寮有機農場地圖。

    因為洛神花生性強健又沒什麼病蟲害,剛開始鄭鵬舉利用農場的角落試種了2排,等到開花結果成熟後,採下來做成蜜餞送給親友品嚐,結果酸酸甜甜的口感大受歡迎。隔年開始擴大種植面積,還邀請附近的小朋友到農場,從採收到自己親手做出一罐蜜餞來。

    鄭鵬舉認為推廣有機農法還需從年輕一代的教育著手,所以將農場作為一個觀光教育的園地,吸引民眾到農場中體驗,從實作中了解有機的內涵,也多了一筆收入。此外在農業局安排下,到學校去跟小朋友分享有機耕作經驗,跟有機農業的甘苦談,把疼惜土地、守護健康的堅持在小朋友心靈中潛移默化,種下有機種子。

    農業局表示,新北市目前有136位有機農友,驗證面積達134.38公頃,農業局提供包含租地、驗證、肥料、機械以及溫室補助,幫助減輕農友負擔。並且提供包含營養午餐、小農鮮鋪、農夫市集等銷售通路,讓農友生產後可以穩定銷售。藉由這些在地的有機小農改變慣行農法,讓大家看到有機農業大有可為,吸引更多農友加入有機生產行列。

    如果民眾有意用行動支持經營有機農產的在地小農,可至各地農夫市集選購或自行電洽頂田寮有機農場(0935-262-782)。

  • 淡水歷史:明清兩朝治理前的西方國家覬覦時期

    淡水歷史:明清兩朝治理前的西方國家覬覦時期

    在歷史有記載以來,淡水最早的文字紀錄可從明朝嘉靖年談起。大約在約 1550 年至 1566 年間,臺灣雞籠、滬尾(今淡水)屢遭「倭」燒焚掠奪,「土番」稍稍避居山後。

    1594(萬曆二十年),日商人納屋助左衛門,經商呂宋,航寄港淡水。

    1626 年,5月16日卡黎尼奧督率大划船、戎克船十二艘,載兵三百名至三貂角築城,名「聖地亞哥」,翌日入雞籠港。西班牙人始據雞籠,臨海築城,即所謂雞籠城者。並在港後高地設置砲台。

    1629 年(崇禎二年),秋七月,西班牙人入侵淡水,建聖多明哥城寨,以為與中國內地通商之根據地。

    1630 年(崇禎三年),台南之荷蘭人,以西班牙據淡水、雞籠有礙貿易,乃派艦攻淡水港,提督嘉烈欲禦之,荷蘭水師提督敗還。

    1632 年(崇禎五年),春,西班牙人溯淡水入臺北平原,並沿河闢淡水直達雞籠陸路,撫沿河「蕃杜」,派神父愛斯基委任淡水司鐸,建聖堂。

    1634 年(崇禎七年),在淡水西班牙人約二百人,在雞籠亦三百餘人,時有西船20隻同時進港雞籠。

    1636 年(崇禎九年),淡水附近土著聞菲律賓總督下令將淡水派遺軍漸次撤退,乃乘機破壞砲台,燒燬淡水河沿岸教堂四所,西班牙傳教士不得已改於夜間佈教。

    1637 年(崇禎十年),以石塊,石灰重建「聖多明哥城」。

    1638 年(崇禎十一年),西班牙遂撤兵淡水,並自毀紅毛城,淡水的宣教工作終告停止。

    1641 年(崇禎十四年),荷蘭太守托拉勒泥斯,遺軍偵察難籠,並致最後通牒與雞籠西班牙太守波爾芝里奧。秋,荷蘭攻雞籠,淡水,西人堅守,不利而還。

    1642 年(崇禎十五年),秋,西曆八月,荷蘭三次來攻,適西人有事呂宋調回雞籠守軍。荷蘭提督哈勞贅乘虛急攻,不戰而下淡水。8 月 19 日荷蘭人登陸基隆,雙方激戰5日,西班牙人開城投降。戰俘中的傳教人員有神父5名,修士1名。

    1644 年(崇禎十七年),發現硫磺及煤。5月7日動工以磚石重建紅毛城。

    1654年由荷蘭人所繪之淡水古地圖,其中有尖頂的堡壘即為安東尼堡。
    1654年由荷蘭人所繪之淡水古地圖,其中有尖頂的堡壘即為安東尼堡。

    1645 年(崇禎十九年),淡水多雨建築工期耽擱。荷人作戶口調查,淡水計有原住民(Senar 社是由八到九個小村莊所組成)37戶,共 131 人。

    1661 年(永曆十五年),春三月,鄭成功出征臺之師,舟發廈門。四月,克鹿耳門,圍熱蘭遮城。荷人乞降,乃召回雞籠,淡水戌兵。冬十二月,荷蘭人投降。以赤坎為東都明京,轄一府二縣: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後改東都為東寧。荷蘭遣克寧克代揆一為台灣太守,值戰爭,克寧克率淡水、荷蘭人逃跑。

    1668 年(永曆二十二年),荷蘭人以孤立無援,棄守雞籠、北臺。

    1681 年(永曆三十五年),冬十月,清兵謀攻台灣,武衛將軍何祐為北路總督,率以戌雞籠、淡水。

    1683 年(永曆三十七年),加強淡水防務,何祐修淡水城,以備清兵入侵。六月,清軍攻台灣北路總督何佑以雞籠,淡水降清。鄭盡心、陳明隆自遼海竄據淡水,地方騷動。

  • 淡水員警登山迷路 意外破獲千萬擄鴿集團

    淡水員警登山迷路 意外破獲千萬擄鴿集團

    據媒體報導,淡水區的警分局員警在登山迷路時,竟意外發現捕鴿網並循跡逮捕擄鴿集團成員1人,救出包括曾參賽奪冠的百萬名鴿等共11隻賽鴿。

    淡水警分局表示,偵查隊小隊長陳明欽在27日爬山時不小心迷路,卻意外發現深山野嶺中架設大片捕鴿網,捕鴿網上頭還纏了幾隻純種賽鴿,陳小隊長研判擄鴿集團成員應該會現身取鴿,遂呼叫警隊同仁支援並順利逮捕騎機車到場收取賽鴿的高姓男子。

    警方表示,61歲的高男有多年擄鴿經驗,熟知賽鴿訓練飛行途徑,負責擔任擄鴿集團架設捕鴿網及收取「獵物」的工作,一旦「獵物」落網,他就憑著賽鴿腳環上的手機號碼向飼主恐嚇勒贖。

    警方調查,這群被「綁架」的賽鴿清一色都是新竹及苗栗地區飼養,27日清晨自富貴角燈塔外放飛後就失去蹤影,飼主當天上午就紛紛接到電話要求支付新台幣8000元起到1萬元不等的贖金,許多飼主才準備出門匯款就接到員警來電說已經救回鴿子,讓他們還一度以為是接到詐騙電話,也紛肯定警方辦案效率。

    警方表示,除將高嫌依竊盜及恐嚇取財等罪嫌移送法辦外,也持續追查集團其他成員,希望能將這幫擄鴿賊一網打盡。